关注我们 

中安网微信

面对城市安防的严峻考验 跨界融合成大势所趋

2016-10-12 08:58:44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责任编辑: violetwen 收藏本文
摘要:近年来,人口压力与日俱增,加之自然灾害频发,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城市维安压力日趋提高。在这样多重夹击的背景下,安防行业转型及行业融合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市场需求和市场形态也将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CPS中安网 cps.com.cn】自IBM在2008年11月于美国纽约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相关话题迅速延烧,智慧城市的概念,更是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透过云端运算、物联网、巨量资料分析等技术的结合,将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城市每个角落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交通系统、建筑物和油气管道等,不仅可以让居住在城市的民众生活更加方便,同时也更加安全。  

1

  但近年来,人口压力与日俱增,加之自然灾害频发,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同时现代城市维安压力也是日趋提高。此外,许多先进国家在二战后的主要城市建设,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变迁,配合保存传统文化及历史的潮流,以及居住正义的人权议题,已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重建规划,许多重要基础建设都已相当老旧,也为城市安防带来重大威胁。

  如纽约市机场等基础建设平均年龄已超过40年,台湾使用历史超过40年的主要河川桥梁就超过390座,预计2025年时将有1,090座主要桥梁年龄突破50年,如果无法进行重建,维修与更新不但将会耗费大量人力及物力,面对天然灾害的抵抗力也随之大减,因为设施故障而发生灾害的机率也随之增加。

  为了有效改善城市安防问题,政府与安企应尽速导入资通讯相关技术,设法提升环境侦测与判定能力,才能因时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案。如何减少城市安防系统维护及升级人力的需求,也是城市安防建设的重点,不仅在于能够即时检测及更新软硬体建设,更要确保系统运作的可靠度。

  此外,如何将存在于城市与安防的相关系统,如交通、预警、防灾、犯罪打击等系统加以整合,共用资讯,提升综合治理与判断的能力,才能提升灾害发生前的预警能力,而且在灾害发生时,也才能及时加以处理。

  反观中国,“十三五”作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防行业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与过去相比,我国城镇化得到了加速发展,社会治安到了严峻阶段,智慧城市试点不断扩大,金融、校园、建筑等也对安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挑战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安防市场。

  从技术上看:一系列新兴技术给安防带来了新的方向,并吸引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和IT企业强势入驻。一个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手跳出传统实业企业的局限性,一个希望利用安防更好地收集行业数据,两者各取所需,跨界融合由此而来,这将有利于帮助安防企业登上新阶梯。

  从应用上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于上半年下发文件鼓励“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对于住惯了封闭式小区的人来说,这相当于拆掉了他们心中的保护墙,因此居民对安全防范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种心理反过来也会促进安防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民用安防的规模化应用将给安防行业带来新的热潮。

  从宏观环境上看:国内外市场对安防的需求依旧比较旺盛,尤其是视频监控,其行业增速远超于GDP增速。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不少产业的发展,安防技术将成为支撑社会管理平台的重要力量,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有关智慧城市应用的安防技术产品年增长率将达到15%以上,视频监控的年增长率也将达到15%的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实力、有规模、资金流畅通的大中型安防制造企业需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升级、产品转型实现新的利润增长,保证企业的领先优势,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却因规模小、综合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小等因素的局限,无法顺利或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就需要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或者专注细分领域市场,打造独有的产品技术优势。

  综上所述,随着新城镇化发展提速、“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平安城市”深度应用、民用安防市场逐渐升温,国家以及市场逐步加大对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大中型企业的整合力度,同时,传统行业如电子、生物、家电等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渐渐卷入安防行业发展的大潮中。在这样的双重夹击下,安防行业转型及行业融合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市场需求和市场形态也将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键词城市安防跨界融合智慧城市
分享到: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品牌推荐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