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高新兴汪刚:把竞争者变成合作者 找准定位合理布局

2016-04-15 14:42:44 来源:中安网 责任编辑: tuguiyin 收藏本文
摘要:  中国安防从华南生根发芽并走向壮大,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有号称中国安防之都的深圳,有桥头堡之称的广州,还有众多诸如佛山、珠海、东莞、中山等这样二三级的安防城市。但随着华东、华北安防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近两年华南尤其是深圳安防的地位岌岌可危。

  中国安防从华南生根发芽并走向壮大,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有号称中国安防之都的深圳,有桥头堡之称的广州,还有众多诸如佛山、珠海、东莞、中山等这样二三级的安防城市。但随着华东、华北安防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近两年华南尤其是深圳安防的地位岌岌可危。这里安防企业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厂租等等逐年递增,产品附加值降低,在成熟的行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少,不少人认为深圳已经成了名存实亡的“安防之都”,整个华南安防也已黯然失色。许多华南安防企业都在寻求转型,或改变生产模式 、或延展涉及领域、或探索新销售渠道等等,以期涅槃而重生。安防企业如何找准定位、抓住机遇、引领行业发展?以下是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汪刚的观点。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汪刚

  华南市场很大,现在到了需要反思和沉淀的时候

  慧聪安防网:华南安防产业有30年的积累,尤其深圳有“安防之都”的称谓,但是,近些年华南的安防产业正在走下坡路。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我们华南安防企业为何在这几年走下坡路,这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定位出了问题?

  汪刚:我觉得华南这边讲小而精肯定是要做的,因为之前华南相对来讲比较多的考虑怎么样进行复制,怎么样降低成本,但是成本是必然存在的,成本抠到一定程度就抠不下去了。反过来讲增值这块却是无限的,华南的安防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更应该想如何让我们的东西增值,提升我们的价值,这样才能立于市场的不败之地。同时我们既要做小而精,作为华南这块的安防企业来讲,更多的还要考虑与大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然后试图打造一个安防舰队,这样下一步市场我们还有大机会。华南市场这么大,市场是存在的,现在是到了需要反思和沉淀的时候。

  条条道路通罗马,不一定要在一条路上竞争

  慧聪安防网:我们说华南市场,不可避免会提到华东市场,这已经是我们安防非常大的两块市场。我想问诸位,在面对华东安防市场这些企业,我们跟他们相比,您觉得我们华南安防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在未来的竞争当中,我们要凭借什么样的东西去跟华东的企业竞争?

  汪刚:讲竞争,因为我是搞技术的,我觉得竞争是很残酷的。我们作为华南企业来讲有这么大的市场,有这么多技术的沉淀,有这么多技术的积累,有这么多企业,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和华东企业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关系,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一门心思想着竞争,竞争到最后,可能大家都没钱挣,大家都会带来伤害。比如我们高新兴是2012年开始转型做安防,我们也想做传统的安防设备,但是做一年就发现不行,因为规模、成本等问题,和华东、深圳的企业没办法比。一定要想竞争,这肯定不行的。刚才我讲了,抠成本是有一定极限的,因为材料必须有成本。企业节省人工成本,技术也是有瓶颈的。后来我们果断的放弃了普通相机,我们往摄像机的另外一端走,就是所谓高端成本。我们研发了有自己特色的专业相机,现在为止还没有类似的产品出来,我们这个产品利润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因为没有对手和你比,我不和你竞争,因为你没有办法和我竞争,这些是我的专利产品。

  去年安防展我们推出了巡逻机器人,我不跟你竞争摄像机的事,我推出巡逻机器人,也是有巡逻动态的。融合自己的智能算法和云技术的一个机器人,整个安防展就高新兴一家,谁和我竞争?我们有时候还是要变化,不要走向竞争的死胡同,一有什么就要干过你或者怎么样,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不一定要在一条路上比。像我这种做技术的不天天想这种问题。再就是前端设备这层,我不和你竞争,和你走差异化,你走低端,我走高端,你走规模,我走高端客户,各走各的路,不竞争。

  从中间端来讲,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我们做好大数据平台,往深挖视频内容方面的东西,这样大家都是我的合作伙伴,他提供视频资源、提供硬件设备,我后面要做相关的一些大平台技术,我做平台软件,做大集成。这样我不和你在一条独木桥上挤。任何市场都有阶段性的,之前的阶段和现在的阶段是没法复制,没法用之前的市场考虑现在的问题,要顺应市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企业每年讲战略规划,都要做调整,唯一不变的是变,这是我们要考虑的。结合高新兴四年多安防经验来讲,我就谈这些。

  把竞争者变成合作者,然后找到自己的定位

  慧聪安防网:有人认为华南企业浮躁风气盛行,人们往往“膨胀”、“投机”等词汇来形容华南的企业。但不可否认有很多华南企业顺势而为,做了相关的改革和转型。我想请问诸位,站在贵企业的角度,您认为如何让自己成为那个引领转型的企业?面对市场大环境,企业未来还有什么新的计划和规划?

  汪刚:高新兴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前是做通讯监控和通讯基站监控的,靠这个做到行业的前三甲,然后我们上市。上市之后出现问题,因为我们做到前三名,移动通讯我们是第一名。但是细分市场蛋糕就这么大,企业面临所谓的天花板,于是我们面临第一次转型,2010年之后我们就开始转型。这时候安防正火,我们转型做平安城市,很荣幸,算是比较成功。2012年我们做了广东省第一个高清视频监控的项目,平安阳江。2013年我们做了广东省最大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单体最大的一个项目,3亿多。通过这个我们进入安防平安城市的市场,刚才讲我们布局了安防的产品等等,也想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做到2014年之后,平安城市其实我们提前预感到安防市场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在2014年我们又开始布局,平安城市这个市场慢慢也会面临着一些红海,如果一直死扛下去,竞争下去,最后有可能对企业发展不利。

  2015年,我们又开始转型,或者不叫转型,叫提升更适合,我们进入智慧城市。我们很荣幸拿到新疆一个项目,2亿多的一个智慧城市的项目。在这个项目里体现我们新的思想,比如说我们以城市数据总线的基础来构建智慧城市的云平台,这里面包含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等等和城市相关的行业,真正实现大数据的应用。我们成功转型成为智慧城市平台的提供商。还有所谓“互联网+”出来之后我们开始布局民用安防这块,比如巡逻机器人。讲“互联网+安防”可能就是通过手机看视频,小摄像头在家里面,这是我们友商的做法。我们一开始也想这样做,但是一个摄像机一两百元利润很薄,我们做了大半年果断放弃,最后我们还是按刚才说的思路,反其道而行,我们用大半年时间研发出巡逻机器人,而且现在慢慢形成系列化产品,这个利润也是非常高的。同时,我们也布局了金融安防,而且我们通过收购重组,实现了轨道安全的进入,还有一些公安的信息化,信息安全这些市场。这样以点到面的市场布局,应该说到目前来讲,我们的转型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刚才讲了,我们的核心是如何把竞争者变成合作者,然后找到自己的定位,以点带面提前铺开,要按这种思路转型。

  企业创新+国家的政策形成合力完成自我提升

  慧聪安防网:我们知道政策跟市场是息息相关的,最近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方向,比如工业4.0,互联网+安防,以及不再建设封闭小区等等。请问诸位,对于华南市场的安防企业来说,您觉得这些相关的政策提出是不是我们转型发展的契机呢?

  汪刚:国家的政策创新势必会带来行业的创新,甚至会带动一个产业,这个就不展开讲。从刚才工业4.0、互联网+安防,工业4.0我觉得更多是技术层面,互联网+安防更多是行业的整合,技术加行业的整合应用在什么地方呢?刚好不再建设封闭小区,这是其中一个应用场景。我这样理解,对于高新兴来讲,工业4.0,我们真正想了这个问题,也是真正有所布局做这个东西,我们去年成立了一个公司,主要针对民用安防这块的,当时还没有说不建封闭小区。针对民用安防究竟做什么东西呢?当时我们反复想过,也做过一些尝试。做基层的东西不是我们擅长的,高新兴进入安防行业时间比较短,国家提出工业4.0,特别是机器人是去年炒的得最火的,机器人一开始想得很高大上,特别是我这种做技术的,首先推演了一下,做一个机器人首先要有视觉、听觉、行动能力、控制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这些,对于高新兴来说,我们感知有基础,做安防,视觉也有基础,我们在平安城市做智能分析,分析这层也有基础。再加上控制和后面的大脑,就是云平台这层,我们在安防有云平台做支撑,把这几方面整合,技术叠加,我们很自然的想到巡逻机器人,当时还没有想到不建封闭小区,我们主要还是定位高端市场,就是重点安保的地方,不是推向家庭,因为家庭的消费能力还没到这个层级。我们参加安保展会,很多家庭都问家里面可不可以用?我说可以用,但是家庭可能消费不起。还没有走向民用。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定位。

  通过这一年多的运作之后,后面有一个不设封闭式小区,前段时间有一个很著名的地产商,具体名字我们不讲了,他提出要用10年时间投入30万台巡逻机器人,这个的市场价值在座老总都有一定概念。他的理由是人的成本太高了,想用巡逻机器人替代部分安保人员。刚好现在又有一个不建封闭小区,如果全部用人替代的话,成本还会增加。一个地产商号称10年投30万台,全国地产商有多少?我没有统计,应该是海量。那么巡逻机器人有一个好处,首先是有感知,能识别,而且是可以自动巡逻的,他比人更忠实、更好,在这个层面上不知疲倦,不用花工资,这是很大的市场。从高新兴来讲,这是我们的切入点,一个巡逻机器人,应该说从我们的视野来讲刚好满足这几个方向。像刚才讲的计算机视觉它有识别的功能,也有人脸识别、身份识别,还有采集,前面的温湿度等,包括PM2.5,还有噪声的采集等,还有感知,自动巡逻、自动控制、自动充电等,基本属于无人维护的机器人。这样的话,我觉得还是刚才讲的,我们片面的竞争可能会对企业有伤害,我们更多的还是创新,一种另辟蹊径,然后结合国家的政策来形成合力,最后实现自己的提升,不叫转型,而是使自己的企业得到更好的提升。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键词高新兴汪刚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品牌推荐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