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作

执大象 天下往
企业智慧城市业务战略的思考与创新

2014-03-17 10:03:38 来源:曹国辉 责任编辑: sillyna 收藏本文
摘要:有志于参与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将紧跟国家宏观经济及新型城镇化政策导向,把战略重心转向全面聚焦智慧城市建设,从顶层设计、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战略合作以及人才引进、运营管理等方面着手,树立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典范。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创新突破

  根据李克强总理2009年至今关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观点来看,城镇化的做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词:科学布局、集约发展、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四化同步、产城融合、两型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最大特征是小型城镇化、产业拉动、人的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就业富裕)。

  新型城镇化的七大转型

  (1)新型城镇化将从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张转型为城市质量的提升。提升质量包括加强城市智能化管理、提升政府效率、提升土地利用率与投入产出比、治理环境污染等。

  (2)新型城镇化是以土地城镇化为主,转向以人为主的城镇化。围绕人口城镇化投资,加强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投资等。

  (3)新型城镇化将从以大城市发展为主导,转向以大带小的城镇群发展。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若干城市群,重点是链接城镇间交通设施和城镇间差异化产业合作。

  (4)新型城镇化的投资主体将从政府转向民间。80年代是财政拨款-国企投资;90年代是银行贷款-国企投资;2000年后是土地财政、融资-地方政府投资;未来可能是直接融资-民间资本投资,以化解系统性风险。

  (5)自上而下的“人造城镇”将向自下而上的“产城人融合”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与产业和人口增长自然融合,并强调产业差异化,产业链前后端无缝链接。

  (6)新型城镇化将向农民让渡更多的土地红利。给农民更多土地红利避免其成为城市贫民(大城市病),如农地从征用补偿转向可流转交易等手段。

  (7)智慧城市代表着未来型的城市运营管理。

  具体来说,又可以从城市化模式、经济、财政、文化、环境、管理等各个不同方面来实现转型(见图1)。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思考与选择

  从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可以将城镇化发展模式大致归纳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集中式包括超大城市和中心辐射两种模式,分布式则以中型城市整体城市化和小城镇化两种模式为主。

  在选择城市化模式时,不能走大规模蔓延式发展道路,应根据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现阶段社会经济状况,考虑如何减少、节约土地、水、矿产、能源资源的城镇化道路。城市发展应以城市群及中小城镇为主导,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并举,多样化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新、老城镇化最本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城镇化过程中,老的城镇化是人工建城,容易因缺少配套产业而形成“鬼城”,而新型城镇化则是重点发展产业;二是城镇的建设与运营,老的城镇化更多强调建设,而新型城镇化除了建设,重点强调运营和管理。

  (1)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之中小城镇化建设

  近几年,小城镇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明显快于大城市,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投入水平仅相当于大城市的1/13,用地的增长幅度低于大城市,土地基本用于工业发展,而小城镇接纳了全国农民工总数的40%。因此,把握就地城镇化、提升就业机会的原则,紧抓增加基建投入、调整用地指标、增加公共服务投入、提升政府效率的机会,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2)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之区域城市群拓展与建设

  城市群的发展重点是要发展卫星城,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实现不同层次(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而非简单的摊大饼。要在东部地区,优化提升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下一步重点要发展的城市群有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待发育的区域性城市群有滇中、黔中城市群等。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镇化产城融合
分享到: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品牌推荐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755-88309108

客服QQ:1144734650

寻求报道:ty.xia@cps.com.cn

投稿联系:tougao@cps.com.cn

关注我们

WeChat ID: cpscomcn

手机中安网

m.cps.com.cn

备案号:粤ICP备09063021号-1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00259       客服热线:0755-88309108  
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1522号      深圳市中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9- 中安网 CP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