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无人银行来袭,无人化行业又添新员
【CPS中安网 cps.com.cn】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无人停车场、无人餐厅、无人商店等无人化应用场景正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而今,无人化也悄然来到了银行业。相信对于在银行办理过业务的人而言,排队等候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无人银行或者说是银行网点的智能化升级转变,在大大便利人们业务办理的同时也促进了网点人力的综合利用。
国内首家无人银行上海上线
近日,位于上海九江路“银行一条街”的建设银行九江路支行成为了引发人们热议的“网红银行”。其重新改造后的一层营业网点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了国内首家“无人银行”网点,吸引了无数人前往争相体验。
高低不同的柜台、忙碌的工作人员、拥挤的排队人群等无疑是传统的银行网点中常见的场景。而在无人银行中,智能服务机器人担任起了大堂经理的角色,通过语音识别技术与到店客户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客户服务需求,从而引导客户进行不同的服务区域完成所需服务。在办理业务方面,客户可以通过网点内大量的智能化自助终端与多媒体展示屏将银行各环节的智能服务串联起来,实现智能化流程自助操控。据了解,以存取款转账等为主的传统银行网点90%的各项业务都可在无人银行由各种自助机承担。但出于安全性方面考虑,目前无人银行中仍会安排保安值班,用户在智能终端汇款、办卡时,也会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服务。
人脸识别技术成主角
在建设银行的这家无人网点中,生物识别技术成为了目前主推的一项技术。除了上文提到的机器人大堂经理的语音交互技术外,人脸识别技术亦成为无人银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在用户第一次进入无人银行时,刷脸加身份证识别绑定即可验证身份,在下次到来时便能通过摄像机的人脸识别验证功能后快速通过。如果用户想要进入VIP室或者VR体验室,也需要对准摄像机进行人脸识别验证。而在自助取款机取款500元以下时,用户更是可以通过直接输入手机号外加人脸识别进行取款业务。
近年来,银行ATM机通过摄像头现场采集图像,系统对比现场照片与身份证照片的一致性后进行相关操作的人脸识别功能在各地纷纷上线。与传统的取款方式相比,人脸识别取款的便捷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关于人脸识别安全性的问题也不断被人所提起。据了解,为了保证取款安全,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将刷脸取款系统的用户每日取款上限调整为3000元,建设银行更是可对照片进行修改,也可关闭刷脸取款功能。而为了保障安全性,许多银行采用红外活体检测技术,可以抵御照片、视频、翻拍等手段,更具备多种活体检测方式与手机号码验证、密码验证结合起来,组成多重防护系统。
无人银行人工仍有大用处
本次的无人银行并非是银行业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的第一次试验。早在2014年,兴业银行便推出了智能柜台,现已更新到4.0版本,在此之后,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更是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加速了刷脸支付的落地应用。银行无人网点进程的出现也使得一些银行职工产生了就业焦虑,担心因智能化进程而失去工作。事实上,推进智慧化建设,提高银行智能化水平已成为了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尽管无人银行为网点转型打下了新的探索路径,但现阶段,银行业务仍很难实现真正的无人化。
有业界人士表示,银行网点的智能化建设,会不可避免的减少柜员等传统岗位,但带来的更多是银行内部职位的新一轮调整。随着无人银行的逐步推广,技术维护、客户经理等岗位结构上将迎来大的变化,银行的职位也将更多的从前台转向后端专业性要求。无人银行的不断发展,将银行从业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得以去完成更多高端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银行的增值空间,带来更好发展。
总结
运用机器的深度学习与高级数据分析,银行能够发现其中的业务漏洞,便于进一步细分客户群体,提高产品购买率。为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的智能化进程将会是大势所趋。无人银行业务覆盖面广,能够迅速满足用户各类需求,这些特点都使得银行在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无人银行的出现,一方面便利了用户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和客户流失率,切实提高了银行的运维效率。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