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正式出台
安防制造向“个性化”转型
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首先是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
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支持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开发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
这一政策对于安防制造厂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政策。这两年,安防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如果有风投、私募的关注,将加大企业的资金流动,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力争在国际上抢占一席之地。
第二,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重点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
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积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等对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各种实(试)验设施。加强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人才等专业化服务。
这方面政策的落实将给更多安防厂家带来福音,对于安防行业来说,中小微企业还是占据绝大多数的席位,这些年,一些小厂商由于得不到完善的政策扶持而被迫倒闭或者改行,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生态链来说是不利的,国家这一政策的实施让这些企业有了主心骨。
第三点较受关注的政策是: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落实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修订钢铁、化工、船舶等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
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撑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提升,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预警协调机制。
清朝之所以会被颠覆就是因为“闭关锁国”,由此可见,“走出去”是多么的重要。现代社会,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GDP水平不高,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远远不够,需要企业更加关注国外资源,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同时引进国外优秀的人才和创新的技术,给国内的制造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那么,对于安防生产商来说更应如此,目前,一些国外的安防品牌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国内一线安防厂商能与之角逐外,大部分中小型安企z只能望洋兴叹,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后,一些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企业可以吸纳国外的高端人才,引领传统的制造业向“互联网时代”的制造业转变。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第1页:安防制造在“瓶颈”中求生存
- 第2页:金融扶持政策更受关注
- 第3页:安防制造向“个性化”转型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