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给生活加“料” 是好是坏且看这里
【CPS中安网 cps.com.cn】在你心中,智慧城市什么样?一位重度强迫症患者刚把门锁上,手机就弹出了“门已锁”的提示,曾经,他是要反反复复确认N遍的。把几个啤酒瓶丢进智能垃圾箱,几秒钟,垃圾自动分类完成,扫下二维码,积分拿到手。广场上,正在锻炼的老人的血压、血脂、心率等数据自动传入到社区医院,儿女的微信上也弹出了对话框,接收到远程汇报的健康状况。
这几年,从“国家智慧城市暂行管理办法试点指标体系”的发布,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改善民生服务,最终,它还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人与人、人与机器的相互联通正逐步实现。智慧城市从一个新鲜的词语逐渐被人们熟知。
不久前,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2016~2017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当前,我国超过500个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当一个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究竟能给我们的生活添加哪些“料”?几年来,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又面临怎样的问题?
“智慧”让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靠近门禁锁,防盗门就自动弹开,市民张晓华再也不用拎着一串钥匙出门了。几个月前,“北京通”的上线,影响了不少市民的生活——快速缴纳水电费、接收社区通知、预约挂号等数十项功能服务成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头戏”。作为北京智慧城市的入口,它让市民告别了办一件事打开多个网页、点击多个App和寻找公众号的烦恼,让北京市民享受多种城市服务。
“智慧城市涉及政治、经济、金融等方面,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认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是让城市运行更高效,提升城市品质,在不同行业和领域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杭州,一款“智慧旅游”的App可以为游客提供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的旅游咨询。走进景区,到处都是景点介绍的播报音,没有导游也能畅游。在北京,微信公众号“北京交通”实时提供路况、换乘、客运等交通信息查询服务,方便市民合理、高效地选择出行线路和交通工具。
在内蒙古自治区,牧场的管理人员通过一个设备就可以看到远在新西兰牧场的奶牛产奶情况。牧民们可以遥控飞向草原深处的无人机,准确定位羊群的位置;也可以打开电子饮水系统App,让羊群水槽的智能饮水装置自动补水。
今年5月,江苏无锡成为全国首个物联网覆盖全域的地级市。共享单车、路灯、停车等系统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智能管理。有业内人士指出,政府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更有助于建设智慧城市,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在移动支付领域工作的邹亮建议,目前的移动支付企业可以把支付安全保障、防欺诈、信用管理的经验贡献给政府,对接双方不同的需求。“这样一来,政府有关智慧城市移动支付体系的建设成本将大大减少,通过连接就可打通、调用”。
假智慧城市被IT企业和政府部门“绑架”
从2013年1月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开始,我国已经先后又发布了多批试点名单,出台了相应的规划。从不少地区的实际效果来看,智慧城市在城市出行、医疗、政务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依旧无法得到治愈。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不少地方走错了路,发展的是“假的智慧城市”。他认为一些“智慧城市”有的被IT企业“绑架”,成为企业推销产品的渠道;有的被政府部门“绑架”,部门间形成信息孤岛互不往来;还有些地方从规划上就是错的,“这都不会解决城市病”。
在仇保兴看来,把智慧城市单纯地看作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就进入了一个误区,突出了市场可以大有作为的“商业品”,而忽略了政府自身原应关注的“公共品”。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将智慧城市看成科技型、管理型、人文型的结合体。他说:“科技型城市把硬件做到最高的水平,管理型城市把政府应该办事效率最大化,人文型城市针对帮助市民解决面对的问题。只有智慧城市做到人文型,才是以人为本。”
智慧城市发展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引起了更多重视。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对全国201个城市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中等及偏下水平的占很大比例。
对此,在2017中国智慧城市院士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不能千篇一律,同样的设备、系统、程序,在不同的城市中,需要提供的服务会有不同。而相关部门怎样把眼光放长远、合理规划、留有余地,都将影响智慧城市的品质和发展速度。建设智慧城市既要找到其他先发城市的“共性”,更要找到自己的“个性”,把“共性”和“个性”融合。
精密敏捷如大脑
当到了公交站就有你想坐的那班车,进了医院就能约到想看的医生,不必担心要排大长队交水电费,一切都在变得简单高效。在《互联网进化论》一书作者、计算机博士刘锋看来,智慧城市的“大脑”与人类神经系统是类似的。
“当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就会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湿度传感器发现空气湿度加大,有下雨迹象,通知野外挖掘设备打开防雨设备等。这是不是很像人体大脑的应激反应?”刘锋说。
刘锋举例,智慧城市中已经出现很多神经反射弧案例——江苏无锡消防部门的家庭火灾远程监控和救助系统的工作过程,就是基于城市神经反射弧。当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事件时,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火警信息将通过GPRS传输到全市119火灾调度指挥中心,119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助。
在刘锋看来,城市云反射弧的种类越多,反应速度越快,其智慧程度也会越高。例如安防云反射弧、金融云反射弧、交通云反射弧、能源云反射弧、教育云反射弧、医疗云反射弧、旅游云反射弧、零售云反射弧。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远良看好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就应该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城市运营“大脑”,通过精确分析环境、经济、教育、医疗等城市建设核心数据,将大数据充分融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从而指导相关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决策和服务民众。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