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预案:技防、人防需两手抓
技术手段不是危机事件的防范关键
科技进步仍需重视人防
早在完全没有这些技术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预案来进行危机干预。例如2008年时还没有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这些东西,当时甚至连微博都没有。但是我们国家依然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包括安保方面也是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过去的一年,中国多地的确发生了由暴恐分子策划和实施的恐怖袭击。但是在这些袭击行动过后,受到波及的城市都加强了安保级别,当地民众也逐渐从阴影当中走出来,不再把袭击阴影当回事。这能够说明的问题就是,不管是跨年夜的踩踏事故,还是更严重的恐怖袭击,中国都是完全有能力预防和处置的。而危机的发生,只能说是当局没有足够重视起来的结果。
我们可以比较上海、纽约和香港这三个比较典型的都市,在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安保方面是否有值得注意的不同。在上海外滩,纽约时报广场,香港的兰桂坊,这些地区的面积,高峰时的人数,以及具体安防力量和手段都各不相同,但非常明显的一点是,没有哪一个地方是明显落后于另两个地方的。跟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比起来,中国在安保方面的努力和积累的经验都毫不逊色。
但上面这句话的前提是——一定要“认真”起来才行。如果因为要管的东西太多就疏忽了,或者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只当做一般的公众活动处理,那就不行。从不同媒体的报道和亲历记录看,在悲剧发生前半个小时甚至更久,危险局面就已经出现。在其中的人们已经本能地意识到风险,然而此时的安保力量,跟几个月前的亚信峰会铁桶一般的警卫相比,却是如此孱弱。
定期举办应急演习有助于提高城市危机处理能力
别急着用大数据应对危机
对于大数据在城市应急预案中的应用,有学者指出了其中的弊端——如果所有事情都按这逻辑来处理,那每个人都会变成透明人。过程大致这样:电信运营商时刻追踪每人的手机信号并定位,接下来按区域绘制人员分布密度图,并定向分发信息,超过日常警戒值则直接向其他系统发出警示。这类目标的达成根本不存在技术难题。要用这种手段来解决踩踏问题,只要方向确定,那就可以在较短的期限内取得成绩。
都这么处理,就意味着每个人的数据化程度会加速提高:你的位置、你的偏好、你的疾病历史、你的朋友关系等等都会在数字虚拟空间里存在,只要想获取,就一定可以获取得到。这无疑使人极其不安,但这潮流无可阻挡,因为数字化程度越高,整个社会的效率越高,你不可能退回到不用电商、不用微信、不用搜索、不用12306的状态。所以早晚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百分百的数字化,成为百分百的透明人。
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数字化本身,而在于数字化之后的可见范围,比如:什么程度的东西是政府可读取的,什么程度的东西是商家可读取的,什么程度的信息是第三方可公开的。如果没有这种界定,那透明就是对所有人的透明,这是很可怕的,初步征兆就是我们每天被各种陌生电话骚扰。
(点击下页,共4页)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