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资讯频道 >> 前沿技术

智能交通应用畅谈

2013-05-22 11:24:32 来源:CPS中安网 作者:周志星 责任编辑: luoshui 收藏本文
什么样的智能交通应用模式才真正符合中国现有的国情?笔者认为:中国智能交通建设发展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城市“停车难”问题逐渐突出

 

  城市交通拥堵现象除了道路上通行车辆对于路网资源的供需失衡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停车问题导致。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车主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且有序的找到合适的停车位的时候,无疑人为的增加了车辆在道路上徘徊的时间,而这个时候该车的行为往往是盲动的,车主的心态是焦虑的,在加重城市交通拥堵的同时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有人认为,停车难主要就是城市停车场建设不够、车位资源不足造成的硬件层面问题。要真正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我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看:

 

  合理的停车诱导

 

  合理的停车诱导应该分多个层级。

 

  第一层级:起点应该始于移动智能化终端的停车信息查询、订阅推送、主动发布。可借助其GPS实时定位显示车主周边的停车场位置及车位使用信息。

 

  第二层级:在停车场周边路段或区域的驶入方向建设醒目的停车诱导屏,发布实时的车位使用信息。

 

  第三层级:当车辆驶入停车场后,场内沿线需要通过信息版逐步引导车主快速准确的找到空车位。这样可以解决停车场内部交通问题。

 

  第四层级:刚刚前面三个层级主要解决快速有效的停车问题,那么我们还要思考如何及时的释放车位资源,需要用到反向寻车。尤其是停车场内部结构复杂或车主对该场景不熟的情况下,信息系统会帮助车主快速查询到车辆的停放位置,尽快驶离。

 

  立体化的硬件建设

 

  立体化的硬件建设主要考虑:户外开放式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立体仓库停车场等建设模式。

 

  对时空的充分利用

 

  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不能忽略对于时空的利用。现在有些城市也在逐步推动将政府、企事业单位、小区等车位资源优化整合,例如:白天上班时间,小区的车位资源其实是充足的,夜间企事业单位的车位资源是空闲的,这些都可以作为临时的停车位,当然这需要相关政策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当前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应该与时俱进,按需而动,顺应市场的需求,服务于大众,真正保障当前老百姓交通出行的安全、通畅。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交通法规的普及教育,智能化交通监管手段不能当做纯粹冷冰冰的监管工具,社会的文明来源与人的思想的净化,而后体现在行为的主动性上。中国智能交通建设发展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作者单位: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关键词智能交通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