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近些年智能交通的建设,城市交通管理者、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及产品供应商、普通的老百姓都积极参与到智能交通建设的讨论与实践中,尤其是物联网的兴起,将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推向又一个新的热潮。在这个热潮中,有为交通信息化建设呕心沥血的老前辈,有在激流中勇往直前的弄潮儿,有岸边冷眼旁观的收网人。
谈到智能交通,这么多年来我们免不了要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智能交通应用模式才真正符合中国现有的国情?似乎到现在,笔者还没有完全看到或者找到答案。作为一个搞交通的普通人,笔者认为在这个江湖中夸夸其谈的“文人雅士”,正是“得益于”他们炒作出来的一个个新概念,让这个江湖浮躁且茫然,一次次的掀起浪潮,让很多人甚至都还没学会游泳就想撒网捕鱼。自人类诞生以来,面临的就只有一个核心问题:生存。而与生存最息息相关的就是资源的分配问题。资源可以是人的精神欲望、人的衣食住行。从古至今,无论朝代的更迭、生产力的提高都是资源格局的重塑和再分配。
回到智能交通应用这个话题,依笔者之愚见,还是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和解决当前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一个个现实或可预见的问题。有了问题,才有明确的目标和解决方案。这个世界上没有先知,笔者也“狭隘”到无暇去畅想未来的交通信息化建设多么的宏伟壮观,从容地活在当下才有机会看到未来变为现实。
诚然,每个城市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老城、新区、经济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圈,种种的规划昭示着城市正在一步步侵吞他周边的一切资源。城市大了,路的确多了,但是人也多了,车更多了,交通越来越拥挤了。
城市“潮汐现象”愈演愈烈
“大中型城市的潮汐现象”变为了我所要讲到的第一个交通问题。“公交优先”和“强制限行”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交通管制措施。海康威视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也一直致力于为此提供配套的智能化监管系统。
违法占用公交车专用道自动检测记录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公交优先”,海康威视“违法占用公交车专用道自动检测记录系统解决方案”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在被影响的公交车的车体内前部架设摄像机,检测和采集该车前方违法占道的车辆,并识别车牌等特征信息,主要攻克的技术难点是摄像机的架设角度、违法车辆的有效取证视场距离、机械防抖与光学防抖结合等。
违反禁令自动检测记录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强制限行”,海康威视“违反禁令自动检测记录系统解决方案”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设置不同的交通禁令规则,对违反禁令(单行道、掉头、左转、左进左出、禁止通行、大型车、大型货车、外地车上高架)行为进行实时取证,主要应用的技术除了传统的车牌识别等技术外,还引入了多帧识别与车辆轨迹跟踪,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违法行为。
潮汐现象表面上看是道路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匮乏所致,实际上是城市人力资源分布不均所致。曾几何时,我们看待一个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的时候,总是将生活圈与工业圈作为划分的标准。例如:对水源有污染的工厂要建在城市水源的下游;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要建在城市的下风口;生活圈要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区划分开。随着中国逐渐由粗放型经济向精细型经济过渡,城市的交通建设与规划布局要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引导和分布结合起来。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驾驶私家车上班或下班的人多数往往从事的是高、精、细的生产,尤其以IT人士最具典型性。这类人群从事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往往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他们的整个活动过程是否可以采用“圆桌式”的生产方式,而非传统的流水线呢?
城市交通违法问题突出
城市交通违法行为主要包含:闯红灯、路口滞留、违停、超速、不按导向车道行驶、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逆行等。海康威视“复合型多功能电子警察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就是针对上述违法行为自动检测及记录量身设计。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违停和路口滞留的解决方案。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