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内卷度开始回落,反内卷初见成效?
【CPS中安网 cps.com.cn】
行业内卷已是业内普遍共识,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产品价格竞争以及同质化严重。通俗一点就是不赚钱,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然而市场对于行业内卷的程度大小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只知道行业各细分领域都在卷。换言之,市场对都在内卷的程度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也可以说没有明确的定义。
而前面开头也说过,当下行业内卷的最大共性就是不赚钱,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选择以盈利情况作为行业内卷程度的衡量指标。即在一定的样本企业中,若亏损公司的占比越大,行业就越卷。反之,则说明行业景气度正逐步回升。
反内卷成效初显?
按照上述定义,行业“内卷度”= 亏损的公司数量 / 行业公司总数。以2025年上半年不完全统计的86家部分业务涉及安防的上市公司财报来看,安防行业内卷度为44.18%,较2024年回落。这一数据表明,当下安防行业的恶性竞争态势得到初步遏制。
而取得这样的成效主要源于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近期国家政策不断强调,要规范当前行业的市场秩序。比如在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年度重点任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卡点堵点”。
在此背景下,行业迎来反内卷式的政策调整。例如今年4月实施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就对消费类IPC的安装、数据管理提出更高合规要求,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中小厂商的隐性成本上升,部分白牌厂商因无法满足标准而退出市场。
其次是企业经营策略发生明显的改变。以行业头部企业为例,据公开的资料显示,2025年头部企业率先调整经营策略,不再盲目追求市场份额,而是聚焦利润和高质量发展。其中,海康威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将考核指标从“收入”转向“利润”。2025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实现提升,应收账款下降,营收质量显著改善。
最后是市场需求端结构化升级提速,导致行业内企业竞争加剧,市场分化也越来越明显,小米、萤石网络等有深厚底蕴的企业逐步占据中高端市场,在低端市场,部分中小厂商由于合规成本增加、利润微薄,逐渐被淘汰。
所以,在政策+企业+市场多元因素的作用下,安防行业的无序竞争已有遏制的迹象,内卷度开始下降。不过,尽管安防行业反内卷已初见成效,但就现在的行业情况来看,目前仍面临挑战,比如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国内中小企业仍面临生存压力:若无法跟上技术升级,可能被淘汰。其次伴随着国内众多企业出海拓展业务,需避免“内卷外溢”。
核心竞争力正转移
在政策引导、企业转型与市场升级的三重驱动下,除内卷度下滑之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即从以往依靠价格规模取胜的“量”的竞争,全面转向依托技术生态与全球化布局的“质”的较量。通俗的来说,从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走向多元化的价值战。
这一转变首先体现在价值创造路径的根本性重塑上。当前,行业竞争的焦点已从硬件参数、渠道压货的博弈上,转向了对AI算法精准度、多模态数据融合能力、端边云协同效率等软性实力的比拼。换言之,如今的安防企业不再仅仅是产品的制造商,更是复杂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数据价值的挖掘者。
其次,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构建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维度。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行业内已有部分企业把“一次性的产品销售”模式,升级为“产品+持续服务”的订阅制或按需付费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创造持续的现金流,也能通过增强用户粘性构建了深厚的护城河。通俗地讲,就是不在聚焦短期的价格厮杀,继而在根本上抑制了“内卷”的再生。
最后,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数字化浪潮的背景下,国内安防企业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超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找到了广阔的蓝海,成为企业化解增长瓶颈的关键破局点。而根据相关企业的拓展策略来看,企业出海竞争不再是低水平的价格战复制,而是基于本地化定制、合规能力与品牌价值的综合较量。
综上所述,安防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从有形走向无形,从国内卷向全球,这一转变标志着行业开始步入一个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价值创造为本源、以全球化运营为舞台的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简而言之,安防行业的下一阶段竞争,不再是“活下来”的存量博弈,而是“活得好”的增量突围。企业唯有将资源投入技术创新、用户价值挖掘与全球化合规布局,才能真正摆脱内卷循环,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增长轨道迈进。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