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实施,家用摄像头安全了吗?
【CPS中安网 cps.com.cn】
不久前,北京市互信办对北京市部分网络摄像头设备开展了远程技术排查,发现未被授权就可以获取摄像头控制权限的设备就有200余个。
而国外也有类似情况被爆出,即一项关于物联网安全的最新调查结果指出,意大利目前至少有超过7.4万台联网摄像头处于“裸奔”状态,所拍摄的图像可以被任何人通过互联网轻松访问,设备拥有者对此却毫不知情。
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监控摄像头作为当下数字时代下安防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如果还存在安全防护漏洞,被黑客轻易入侵泄露隐私,那安装监控摄像头就没有任何意义,行业的发展速率也将受阻。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当下的监控摄像头到底安不安全,特别是家用监控摄像头,还有必要安装吗?安装后该怎么保护自己的隐私,能不能抵御黑客的冲击?带着这些疑虑,笔者这里简要谈谈自己看法。
一、更换老旧设备刻不容缓
要不要安装监控摄像头这一命题,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已经给出相对明确的答案。比如禁止在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等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服或者包间内部,公共的浴室、卫生间 、更衣室、试衣间的内部,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后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和部位等等。 也就是条例明确了禁止安装视频监控采集设备的非公共场所范围,但就家用监控摄像头并没有相关的条例明确,这也是当下市面上大家讨论的最多的话题之一。 其实家用监控摄像头,到底要不要安装,就目前国内行业发展的背景来看,完全看个人。毕竟从性价比来看,国内的监控摄像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价格实惠的局面,市面上的产品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以及售后服务的问题。大家对此有所疑虑,主要担心的是网络安全的问题,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出现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条例第十五条也给出明确规定。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单位应当履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防攻击、防入侵、防病毒、防篡改、防泄露等安全技术措施,定期维护设备设施,保障系统连续、稳定、安全运行,确保视频图像信息的原始完整。 另外,为公共安全视频系统提供网络传输服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加强对视频图像信息传输的安全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所以,在条例的规定下,相信可以减少大家对摄像头泄露个人隐私的顾虑。问题就是条例实施之前,市面上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或者已经售卖的监控摄像头可能会存在功能不全、网络安全不完善等各种问题,特别是家用监控摄像头。 笔者认为条例实施之前的设备,特别是年份久远的设备理应被淘汰,应重新安装符合新规的监控摄像头,不然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潮流。所以,个人消费者在购买监控摄像头时,可以挑选满足多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及法规要求的品牌生产商,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如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等。 二、用户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终端消费者购买了监控摄像头之后,为了进一步保障个人隐私安全,用户还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一是绑定的账号应尽量使用独立用户和密码,并定期进行修改。从公开的资料显示,当前多数摄像头被入侵的事件,多为用户未对初始密码进行修改。 二是及时更新软硬件配置,确保设备的最新安全性。如及时更新智能摄像头的操作系统版本和相关的移动应用,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生产厂商反馈。 三是定期查看智能摄像头的安全设置和日志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四是安装位置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如针对卧室、浴室、更衣室等私密空间严禁安装摄像头,否则换衣、洗澡等画面可能被不法分子截取,甚至用于勒索。同时对于家里类似客厅、大门等公共区域安装,也需调整角度,避免拍到邻居家。 总的来说,安装监控摄像头,特别是家用类,在认准公安部认证品牌的同时应定期更新密码、检查设备角度。另外,为更好的切断外网风险可以优先选择本地存储或局域网模式。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