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报告:警惕信息泄露
【CPS中安网 cps.com.cn】8月20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根据报告第五章的《互联网安全管理》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遇到安全问题的比例较2017年末略有提升,54%的网民表示在过去半年中曾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较2017年末增加1.4个百分点。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占比最高,达到28.5%,相比2017年末增长1.4个百分点;遭遇设备中病毒或木马的网民比例较2017年末下降最多,为18.8%,相比2017年末下降3个百分点。
网民遭遇安全事件类别
近两年,信息泄露安全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在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个人信息、数据资源得到更好地存储、分析、利用、共享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安全风险。
传统保护力不从心
目前的网络探测系统一般通过扫描输入数据中与已知病毒和其他类型的恶意代码有关的信息来发现攻击,但这些系统对新病毒或恶意代码以及不熟悉的威胁几乎无用。而且,现在的恶意软件“变形”速度极快。
另外,保护一个计算网格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确保安全不能妨碍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的共享,因为全球各地不同实验室的科学家可能正在进行同样的研究,会使用同样的计算机,因而对网格的要求很高。
与网格相连的计算机上可能有病毒或其他恶意软件,这些“不法分子”或许会借机进入整个网格并快速扩散。例如,某个病毒可能使黑客接管部分网格,并使用这些计算机来生成数字货币(比特币)或对其他计算机发动攻击。
人工智能脱颖而出
由于网络攻击是不断演变的,防御过程中经常需要面临先前未知类型的恶意软件,而人工智能则可凭借其强大的大规模运算能力脱颖而出,迅速排查筛选数百万次事件,以发现异常、风险和未来威胁的信号。
人工智能在防御领域的这个天然优势,使得AI+网络安全成为当红炸子鸡,尤其是在发现和阻止黑客入侵物联网设备、预防恶意软件和文件被执行、提高安全运营中心的运营效率、量化风险、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检测恶意移动应用这六大关键创新领域,成为AI网络安全防护的突破口。
对于安防产业的信息安全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安全人员利用成为阻挡网络攻击的利器,它解决了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安全数据繁杂、缺乏实时可信的威胁情报以及专业防护技术能力良莠不齐的困境。诸如在公安系统可通过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大大降低识别和抓捕逃犯的成本,从而提高办案效率。威胁情报关联分析技术、深度攻击行为识别学习技术以及智能运维技术在安防信息安全领域的使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事件的处置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安全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安全公司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来为新型网络威胁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要想赢得信息安全持久战,企业不仅要做安全防护设备硬实力上的投入,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攻防实战培训和演练的软实力,共同致力于构建和谐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图片来源:互联网)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