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现状分析
【CPS中安网 cps.com.cn】
国家政策推动建设浪潮不断高涨
自2009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接着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后,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发展也是风生水起,国家政策成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无形大手。
2010年9月,宁波市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由此,宁波作为第一个在政府层面全面推动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启到了引领及示范带动作用。在宁波的带动下,不少城市提出了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
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通知指出,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2013年8月5日,住建部再度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又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包括83个市、区;20个县、镇。因此,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
截止2013年,我国已有四百余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级大城市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也开始智慧城市建设。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其中,湖北省和广东省的“智慧城市群”分别涉及17个和21个省内城市。
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推进速度较快的已进入建设阶段,其它城市也开始进行规划与设计等。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时间,而有的城市可能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当前,中国正在通过“两化融合”、“五化并举”、“三网融合”等战略部署,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内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有些城市围绕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而更多的城市则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根据《2013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以下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领跑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无锡、武汉、宁波、南京、佛山、扬州等;
2、追赶者:重庆、无锡、大连、福州、杭州、青岛、昆明、成都、嘉定、莆田、江门、东莞、东营等;
3、准备者:沈阳、株洲、伊犁、江阳等。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各省和试点城市要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文件要求,切实、高效推进试点工作,在创建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展开,建设浪潮不断高涨,投资者和企业的信心也大大增强。
  瞩目成绩令人喜
我国有数百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这些城市在资源禀赋、信息化发展水平、城市定位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不能一刀切,在考虑智慧城市建设共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接城市的实际需求,注重立足城市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营,以保障智慧城市建设既能满足城市服务管理需求,又能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势资源和个性特征,避免照搬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经过短短几年智慧城市建设,部分试点城市已取得了瞩目成就:
1、北京
“智慧城市”新技术北京率先使用。《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包含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希望201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物联基础网络。若是大雨突降,一套监控设备就将昼夜不停地监测地下排水能力;在人们身上,监测仪可将数据实时传给医生。
2、上海
打造城市光网,发展3G、WIFI等多种技术的无线宽带,推动智能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三网融合。上海居民能够体验“智慧城市”生活。根据《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3年内,上海规划基本建成宽带城市无线城市。
3、广州
建设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牵手营运商的无线城市官方门户网站,推动市民、企业及社会各界高效便捷的无线宽带网络服务。广州计划在2015年前投入超过2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TD-LTE网络,让WIFI信号实现广州的全覆盖,打造国内领先4G的智慧城市。
4、深圳
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致力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智能交通、培育智能产业基地,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认证中心。
5、宁波
加快创建智慧城市。从201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开始,宁波一直用踏实的脚步和扎实的举措,追逐着自己的“智慧”梦想。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以杭州湾新区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试验区,提出“智慧新城”及“生态家园”的目标定位。
6、大连
加速走向“智慧城市”。大连市提出的“城市智慧化”战略已经进入实施期。目前大连市已经有了“智慧城市”先行示范区中山区和金州新区。
7、南京
“智慧旅游”软件升级。在景区受伤了,游客可通过手机进行一键求助;当游客到一个景点,“电子导游”会“感应”到现场并直接播放语音讲解。
8、扬州
获“智慧旅游城市创新奖”。扬州旅游营销中心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全国购票平台,“一台机器刷码入园”,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9、杭州
“智慧杭州”手机门户渐成城市新名片。它是“智慧杭州”城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市民的生活帮手、工作助手。
10、佛山
2015年将佛山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四化融合先行地,提出智慧服务基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希望做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及加快国际化的作用。
12、珠海
力推智慧城市。未来5年时间,智慧城市建设将作为打造宜居城市、建设好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3、无锡
打造中国物联网“智慧城市”名城。除核心物联网产业外,无锡计划借“智慧城市”建设,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主体支撑。
14、武汉
率先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武汉市作为联通在全国仅有的5个重点城市之一,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后,将陆续实现包括平安城市等15项智慧应用。
15、厦门
正在打造“建设美丽厦门、打造智慧名城”。厦门的智慧城市系统已覆盖交通、医疗、公共卫生等,如在智慧医疗上,80%以上用上了电子病历,而建立在微信基础上的“掌上公交”受众已达到70万人。
16、青岛
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近日公布全国首个智慧城市开放服务平台——“爱城市”。该网站主要分为五大版块,分别是“政府服务”、“生活服务”、“城市声音”、“应用中心”以及“专题服务”,可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2013年11月26日,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创新交流大会上,厦门、沈阳、西安、佛山、南京、苏州、北京、常州、杭州、深圳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城市”,标志着这些城市智慧建设初见成效,运用信息化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构建智慧应用体系的能力不断增强。
可喜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部分成果已惠及民众,方便了大众的生活。例如,北京公交提供WIFI,全部公交车都将安装“GPS定位系统”,市民可通过智能手机获悉下一班公交车何时到达等公交运行情况。地铁东单站等5座车站将在站外设置“流量引导牌”,用不同颜色实时播报站内拥挤程度;佛山通过建立“家具企业大规模定制生产系统”,南海维尚家具“先接订单后生产”,材料利用率从70%提升至90%,出错率从30%下降至10%,交货周期也大大缩短;昆山与IBM合作,实施城市控管指挥中心、政府并联审批、城市节能减碳等三大智慧城市软件解决方案,解决城市管理的现实问题。
  不可掉以轻心的问题
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但也是暗潮汹涌,一方面许多城市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够深刻,只是跟风而起,炒作概念,在智慧城市的外衣下,仍是传统城市的内核;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实现差异化也是必须要思考的,否则将会重演中国城市化建设千篇一律的悲剧,也难以真正地落地生根。一些专家也指出,各地城市建设的基础参差不齐,如果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可能造成投入成本增高、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后果。以前有些地方的信息化建设,各个部门自行其是,花了大笔钱,结果造了一大堆不能互联互通的“信息孤岛”,从而造成假智慧、白智慧、空智慧。
毫无疑问,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期,部分问题还需要破解。首先,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由于缺乏经验,定位不够清晰,在做顶层设计时,没有结合本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也没有充分考虑落地的可执行性,智慧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倾向,例如有些物联网产业园、软件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项目,因为前期的规划定位不清晰,开园后竞争力不强遭遇招商困难,致使园区空壳化现象严重。其次,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条块分割现象,信息共享仍需打破制度性障碍。实现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牵扯到政府的诸多“闭路运行”部门,牵扯到运行效率和如何打破各行业与部门之间的壁垒。第三,信息安全管理仍存隐忧,相应法律法规需要完善。智慧城市以海量信息运作与创新理念为核心,因此其信息、网络乃至应用终端的安全问题比一般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其挑战会更多,包括“隐私”问题、“可信度”问题、“防伪”问题等。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曾在媒体前表示,当前我国城市不“智慧”的主要约束因素有大数据处理滞后,三网融合水平低,城市管理柔性差,基础软件开发能力弱等技术障碍;有部门分割导致信息封闭和壁垒,互联互通共享难,电子政务重复建设十分严重等体制弊端;还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同时观念落后,城市管理重“管”轻“理”,法制观念、人本观念、服务观念均非常缺乏。对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媒体前表达了另一种担忧。
他认为,智慧城市应坚持以民生的改善为主要方向。政府应该创造基本环境,鼓励民间创新,发挥各种资源水到渠成地实现信息化的目标。不应将智慧城市工程理解为政府单一主导的建设过程。否则,就可能使智慧城市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政绩工程。
除了技术、人才、体质等原因,时间也是一大智慧城市智慧慢的一大因素。赛迪网总裁张涛日前表示,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09年到2011年是探索期;2012年到2014年是快速建设发展期;2015年之后是运营阶段。
的确,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城市是否已经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城市当前的智慧度如何,城市建设是否有足够的人才支撑等,都是比较紧要的问题。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热的背后,一些城市对智慧城市的定位和功能不够清晰,大都停留在几项通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另一些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真实需求缺乏判断,目标宏大,但特色不够,缺失足够的要素资源和支撑能力;还有一些城市在推进过程中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缺失,各自为战自成系统,整体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另外,对引入跨国公司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路径依赖”以及信息网络安全风险等问题,也须引起关注。
发展前景广泛看好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智慧城市领域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3000亿元,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和300多个城市达成“智慧城市”合作协议,预计“十二五”期间该领域的投资有望突破5000亿元。
2013年1月底,住建部第一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同时住建部将与国开行合作,投资800亿元用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两家商业银行也承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另有其他投资机构也在4月初签订了2000亿元的投资额度。粗略估计,相关投资或将超过4400亿元。2013年8月5日,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出炉,住建部确定的103个城市远超此前市场预期的50个城市。业内预计第二批试点城市拉动的投资规模在1100亿元以上,而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十二五”期间,超过80%的城市将智慧城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将有600~800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2013年12月,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建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并且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把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到城镇化的具体过程当中,从而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实现市民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号召下,安防正在更多地融入智慧城市,并且服务于智慧城市。安防技术正在从经典向现代转变,其中共性的技术特别是视频技术,正在进入公共安全领域,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促使安防技术为智慧城市提供技术支撑,借助技术融合的核心、服务性、开放性成为社会管理的平台的一部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功能)组成。
结束语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偏废或仅仅是强调技术应用而忽视社会经济层面的创新,智慧城市的试点也必将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成数字城市的新包装,一些城市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国内智慧城市虚火过旺和盲目贴标签的行势必会广为诟病,也将走向失败之路。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提速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推进和指标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将规范和推动国内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将在试点探索和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和认识进行矫正和澄清。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它是低碳、智慧、幸福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期待未来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安防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能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cps-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