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在提及校园安防话题对媒体来讲似乎有点"晚",似乎是一个迟到的话题,然而财政部21日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近日下拨专项资金38.89亿元,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园安保设备设施给予一次性补助,专项用于支持学校(含民办学校)配置安保、防火等设备设施以及加固改造校园围墙、校门等方面支出。这一政策给校园安防注入了一注强心剂。校园安防话题再次被推向了风头浪尖上。本文就校园安防现状以及问题对策展开论述,以飨读者。
所谓安防,即安全防范,是指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伤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安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其破坏主要不是由人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例如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等;其二是指社会人为性的安全,其破坏主要是人有目的地参与而造成的,例如:犯罪、环境恶化等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校区开放程度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亦越来越高,使得本是一片净土的学校发生治安案件也在所难免。特别是前段时间发生的几起校园案件引发了笔者对校园安防的一些思考。

校园综合安防系统是以一般人居防范系统为基础。结合校园建筑物多、人员密集复杂、外部环境繁杂的特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校园中重点要害部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使校园安全管理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系统。
校园安全防范现状分析
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人防)、实物防范(物防)和技术防范(技防)三个范畴。其中人力防范和实物防范是早己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技术防范是在近代科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技术防范也越来越普及,技术防范的内容也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更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都将或迟或早的移植,应用在安全防范工作中。
人力防范方面
基础的人力防范手段是利用人们自身的视觉、听觉传感器等进行探测,发现迫害安全的目标。用声音警告、恐吓、武器还击等手段来延迟或阻止危险的发生,在自身力量不足时还要发出求援信号,以期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制止危险的发生和处理已发生的危险。目前,校园主要采取保安值班加巡逻队的组织结构模式,采取思想教育按工作日值班,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监督和管理。为了适应学校对保卫部门和安防部门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的要求,现在的安防系统都有系统日志和密码,对安防系统值班人员进行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压力。 但是,由于人员管理上的不力,再加上保卫人员整体队伍素质的原因,校园安防在人防方面还是做得非常不得力,例如自行车丢失、住宅区盗窃等事件屡见不鲜。
实物防范
校园的实物防范就是采用围墙、栏杆、铁网、建筑等手段应对校园的非法入侵,其主要作用在于推迟危险发生,为"反应"提供足够的时间。当然,现在的实物防范已经不是单纯物质屏障的被动防范,其本身也可以增加探测和反应的功能。在笔者在印象中,所有学校中物防似乎是最薄弱的环节。感触最深的是,即使学校有实物围墙,也是来者"不拒",那所大门也是永远对外开放,并且无需任何登记,也大多没有设置电子监控。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