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堆珍宝“一眼可见”
从1998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对西沙文物采取抢救性挖掘措施,已运回万余件文物。西沙水下文化遗产数量大、分布范围广,且远离大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安全挑战极大。“鞭长莫及”,第三次西沙水下文物普查顾问、福建省考古所所长栗建安用这四个字来概括目前西沙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大困境。
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未出水文物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面180多海里,海域面积50多万平方海里,由30多处岛屿、沙洲、礁、滩组成。在这片辽阔的水域下,有着数量众多的沉船遗址。西沙水域海水清澈,在许多岛礁周围,站在船上就可以看到海中散落的文物,有的遗址甚至距离海面只有几十厘米。“一眼可见”的宝物吸引着大批盗捞者,十几年来疯狂打捞水下文物。
高盐度的海水对文物产生巨大的腐蚀作用。泥沙、海洋生物附着在文物表面,严重破坏瓷器的釉质、腐蚀金属器皿,甚至将文物胶结成块,无法剥离。文物打捞出水后,需要进行复杂的脱盐、脱水处理,否则木质品会很快坏掉,瓷器、铜器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一心求发财的渔民们不管不顾,结果大批的文物一出水即惨遭破坏。
原址保护是保护水下文物的最好方式,但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令水下珍宝不能安睡。
水下考古工作站刚挂牌
栗建安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西沙水下文物的保护力度还非常薄弱,人力、财力都缺位。目前的保护工作一方面是加强保护水下文物法规的宣传,打击水下文物的盗捞活动。另一方面,只能联合当地政府、驻军、渔政等海上力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巡查和监管。但这些现行的保护措施应对西沙数量庞大的水下文化遗产而言,还是远远不够。
2009年9月,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走过风雨20几年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将推动国家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西沙水下考古工作站的建设列为重要任务,成为西沙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沿基地和重要补给站。
但记者采访发现,国内为数不多的地方水下考古工作站基本上没有独立的办公机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也只有寥寥几人。对此,栗建安表示,建立考古工作站就有了稳定的机构设施、人员配备、工作场所,可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科学考察、定期巡航、渔政护航、考古发掘等活动。目前地方水下考古工作站有的只是挂了个牌子,具体工作还在规划中。
栗建安说,由于水下考古对考古工作者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较高要求,国内具有水下考古资质的人数非常少。这些人有些转向其他行业发展,也有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继续从事水下考古工作。现在,一线的水下考古人员不少都是“两栖类”考古工作者,田野考古和水下考古都做,有任务的时候临时抽调。
高科技监控是未来方向
2006年,北礁沉船遗址、甘泉岛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此,西沙水下考古队队长王亦平表示,西沙遗址被列为保护单位,有利于文物执法,为保护区适用范围内打击水下文物犯罪提供了量刑标准和司法解释。
王亦平认为,西沙群岛未来可以建立许多个分级文物保护单位,把各个点连接起来,顺着丝绸之路延伸下去,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传播带,对海南岛、沿线国家和港口城市都有重要意义。
西沙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否引进高科技监控系统是专家们探讨的一个方向。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国家打算在西沙群岛进行海上文物安全监控试点工作,目前正在做申报立项的准备工作。
据说地中海有高科技水下监控体系,可以通过地面空中遥感技术监测水下文物。
王亦平认为,远海的水下文物保护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个难题。地中海采用的高科技水下监控系统监控的海域离陆地较近,能否适用于西沙水下文物保护要看具体情况。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