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探测仪重庆消防武隆救援纪实
连接水管:夜战铁匠沟
“一二,起!” “一二,起!”6月10日晚9时,加油的号子在抢险现场铁匠沟此起彼伏。连日的暴雨袭击,堰塞湖排险已刻不容缓,消防官兵连夜协助水利技术人员安装管道,为堰塞湖泄洪。
雨过刚晴的夜空山风习习,在深达尺余的淤泥中,战士们分成两个战斗小组,先将焊接连接器抬至指定位置,再用粗大的木棍合力将长为4点5米的钢质水管校正平衡,技术人员则抓紧时间进行焊接作业。
由于超强度的体力活,虽然山区的温度骤然变冷,官兵们却累得满头大汗。胶着的淤泥滚满官兵的战斗靴和裤腿,但官兵们没有时间顾及劳累和疲劳,在现场总指挥李明才副总队长、司令部副参谋长侯宝钧的带领下,以超强的意志力顽强地战斗着,因为所有官兵心中想的只有“早一分钟完成施工任务,堰塞湖险情就能早一分钟排除,被困矿工就能早一分钟获救。”
夜已开始变深,但抢险现场却仍然热火朝天,重庆消防这群钢铁汉子和管道安装人员默契配合,顽强地战斗着……
11日清晨6时30分,经官兵们的连夜奋战,管道安装任务圆满完成。
此时的官兵们,才感觉到疲劳和困倦的袭来,他们拖着似散了架的身躯走向宿营地,心中却充满胜利的惬意。
胜利喜悦:堰塞湖险情成功排除
6月13日下午4时,随着堰塞湖旁抽水泵的顺利启动,强大的水流从输水管口喷涌而出,标志着经消防官兵和技术工人4天3夜的奋战,堰塞湖险情即将排除。
在现场指挥救援战斗的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亲自赶到出水口,高兴地对总队司令部副参谋长侯宝钧说:“堰塞湖排险,重庆消防功不可没”。
连日来,受暴雨的影响,堰塞湖水位持续上涨。全体参战消防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论白天黑夜,官兵们马不停蹄地搬运沉重的水管、协助技术工人进行安装。
就在13日上午,为加固已安装好的管道,防止在输水过程中因强大的压力造成移位甚至断裂。全体参战官兵用机动链锯从山上锯来树木,再切割成一段段木桩,用铁锤强行打进管道两侧的泥地里,最后用铁丝进行固定。
雨过天晴的夏日,烈日的暴晒如火烤一般。高阳之下,全体参战官兵顶着高温、忍受酷暑,纵然挥汗如雨、饥渴疲乏,却以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心,顽强地战斗着,没有分秒的停歇。
看到喷涌而出的湖水,官兵们笑了,那是胜利的微笑。
日夜坚守 消防凯歌在鸡尾山奏响
运送炸药:11名消防勇士穿越生死线
6月9日下午2时,公路通往矿井爆破口的800米生命通道正在紧急掘进,却被一个数百吨重的巨石挡住了阻止了前进的步伐。
“立即进爆破!生命通道的掘进不能有丝毫的耽搁。”现场指挥部对各单位战斗实力一一过滤,决定将运送炸药的重任交给战斗力极强的重庆消防部队。
炸药存放在在铁矿乡政府所在地,距现场5公里。总队一线指挥部急令山腰处的涪陵支队伍玉刚火速带领战士驱小型运输车前往乡政府救援总指挥部取药。
与此同时,由总队战训处参谋聂飞带领梁大威、苗雨涛等10名战士紧急组成“弹药”运输组,穿越峡谷、攀上山腰接炸药。
炸药共有5箱,每箱重50斤。运输队官兵分成两个小组,决定采取轮换接力的办法,尽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炸药运到生命通道开掘受阻处。
来路已是难行,回时更为艰险。笔直的山体,官兵们炸药在肩,行走时如果面朝前方,稍有不慎就有连人带药滚落沟底。为减少危险,官兵们一手抱着炸药,一手握住拴在公路边的导向绳,匍匐着、小心翼翼地向下滑去。
公路上方的伍玉刚和战友们眼看运输队的官兵身临险境而毫无畏惧、义无反顾,方知临行前聂飞那句“如果我们有不测,希望战友们每年的今天都到这里来看看我们!”并非戏言。
运输队官兵冒着生命危险行进不到50米,山体变得更加陡峭。为避免炸药滑落,聂飞找来一把榔头,将随身携带的一根导向绳砸成5段,将成箱的炸药捆成背包状,背在背上继续前行。
危险抛在脑后,体力不支咬牙坚持、轮番背药。一路上,官兵们相互搀扶着、拉拽着,终于回到沟底。
没有片刻的歇息,为加快行进速度,官兵们将成箱的炸药拆卸开,每人捧上四五袋加快速度急行军。
终于,在峡谷中部,他们看到了指挥部派来接应他们的战友们。250斤炸药在第一时间运到,生命通道在轰隆的炮声之后继续开掘。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cps-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