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探测仪重庆消防武隆救援纪实
然而,晴天霹雳,灾难突发。5日下午15时许,铁矿乡鸡尾山发生大面积地质滑坡,数百万方山石瞬间席卷山谷,雷鸣般的崩垮声中,一座铁矿场、10多户民居被土石掩埋,70余人失踪,巨大的灾难震惊全国。
灾区告急,被埋群众的生命急待救援……
山崩地裂中,318名重庆消防勇士迎难而上、火速出击……
山崩地裂,灾难突发。
抢险!救人!情况紧急,刻不容缓。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集结318名抢险突击力量、35辆消防车、5只搜救犬携生命探测仪及照明、救援等设备赶赴现场展开救援,一场与死神抢生命、与时间比速度的生命抢夺战就此打响……
在长达16天的救援战斗中,参战官兵攻坚克难、不畏艰险、奋勇争先,主动担当主力军,共安全疏散转移群众110余人、救出被埋压人员8人、清理出遗体10具,出动消防车辆不间断地为钻孔工人施工钻孔供水,为地质专家开辟观测道路2000余米,往返15公里运送爆破用炸药和电焊机等设备,协助水利部门运送、敷设、切割、固定堰塞湖排水管道累计5000余米,安全保障直升飞机起降和空投物资起降6架次,为当地居民和参加救援人员送去“生命水”4000余吨,向灾民捐款2150元,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兑现的“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忠诚誓言。
318名消防将士勇赴救灾战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报警后,武隆县消防大队第一时间出动1台抢险救援车11名官兵赶往事发现场。
总队长傅纪成少将接到报告,命令部队紧急启动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总体预案,调集力量赶往救援。副总队长蹇可银立即随同市公安局长王立军乘直升机赶往现场,总队参谋长李志明带领总队特勤支队和搜救犬分队以及临近事故现场的涪陵区消防特勤分中心,南川、长寿等支队、大队的19个中队200名官兵21台救援车辆,携带5只搜救犬、生命探测仪及照明、救援等设备赶赴现场,与先期到达的武隆县消防大队官兵会合。
根据重庆市长王鸿举“此次损失比较重大,消防带齐装备、救援力量要强、要足”和市公安局长王立军“多多益善”的批示精神,总队长傅纪成少将再次调集第三批消防救援力量,并亲率特勤、南岸、高新等支队13台车、100人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总队医院、车辆抢修和物资、生活等战勤保障人员和车辆、物资也随行出动。
刹时,车流滚滚、警笛声声,各路消防大军紧急向鸡尾山集结。
武隆县有国家地址公园之称,高山峡谷绵延不绝。前行的路异常艰险。特别是经涪陵、武隆县白马镇朝事发地进发的部队,一到白马镇,开始转行异常崎岖的山区土路。路面坑坑洼洼、窄而弯急,前车行进时卷气的尘土漫天飞舞,后车需待烟尘散去方可前行,行军速度变得异常艰险而缓慢。
 
险区搜救:向危险和死神宣战
“有人没得!有人没得!……”
6日凌晨1时50分,根据指挥部命令,消防救援大军全部赶到滑坡现场,决定连夜展开搜救。
到场后,总队吴文斌副参谋长带领特勤支队、涪陵支队官兵携生命探测仪、搜救犬进场搜救,其他官兵则在公路上观察和引导,并做好轮换的准备。
进入现场后,官兵们先后对最危险的滚石附近、垮塌后的民房附近展开地毯式搜救。
滑坡现场怪石嶙峋,最大的落石高达数十余米,山体还有零星的石头滚落,但官兵们忘记了疲劳和危险,顽强地战斗着。
凌晨2时55分,历经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搜救,仍然没有发现现场有生命迹象的存在。指挥部指示官兵撤至1公里外的民房处休整。
在民房旁的晒坝上,异常倦怠的各单位官兵席地而坐,总结搜救情况,研究分析下一步战斗措施。
夜已深了,官兵们就地躺下,裹紧抢险救援服或雨衣进入熟睡状态,以缓解巨大的疲劳,养足精神天明再战。
夜空下的农家院坝里,蚊虫盯咬、气温变冷,但官兵们没能察觉。因为他们太累、太困了。天空皓月高悬、繁星点点,微拂的山风仿佛在为这群勇敢的将士而感叹。
早上6时,天空放亮,官兵们翻身而起,整理好战勤保障包,喝下一碗农户准备的稀饭后,在指挥部的命令下继续投入战斗。
下午3时,搜救工作仍然毫无进展,滑坡现场的生命迹象几乎为零。
永不言弃:搜救出10具遇难者遗体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6日中午12时35分,草草用过午餐的消防官兵没有来得及片刻的休息,再次进入滑坡现场,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进行地毯式搜索,希望能发现被埋群众生命的迹象。
“有人没得!有人没得!……”官兵一边用生命探测仪探测,一边呼喊。连续战斗近两天的消防搜救犬也在驯养人员的引导下,警觉的在重点区域搜索,仍然没有发现有生命迹象。
“据目击者报告,公路下方的垮塌民房里可能有被埋群众。”下3时,官兵们接到指挥部通报,开始收拢兵力,围绕该区域进行搜寻。
官兵们开始清理废墟内的瓦片、阁子片,为挖掘机转移巨石扫清障碍。巨石移开后,官兵们再次进入废墟,成功搜寻出矿厂的保险柜及大量数据资料、凭证。
下午4时,官兵们在一块预制板下发现了一具已发臭的遇难者遗体,正准备挖掘遗体,但因铁矿井开掘的第二次爆破即将开始,救援暂时中断。
“轰!轰!”下午4时10分,两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之后,消防官兵迅速进入滑坡区域,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对民房垮塌处等几个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搜索。
在民房垮塌处,官兵们经反复搜寻,没有发现生命迹象,开始在挖掘机的配合下,徒手挖掘砖块、钢筋水泥,全力营救已发现的遇难者遗体。
下午5时,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赶到现场,在组织相关人员再次勘察现场的同时,对现场参战消防官兵进行慰问,要求官兵们克服苦难、全力救援,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付出最大的努力。
市长的亲临慰问,大大激发了官兵的斗志,一切疲劳和危险全部抛至脑后,全身心投入到救援战斗中。现场指挥战斗的司令部副参谋长吴文彬带病坚持,几次鼻血长流,找来一团面巾纸堵住鼻孔,继续指挥部队战斗。全体将士均忍受着饥饿、疲劳,没有的丝毫的懈怠和退缩。
当晚6时5分,官兵们顺利移除预制板,成功搜救出一具男性遇难者。为让减少家属的悲痛,官兵们忍受着尸体腐烂发出的刺鼻臭味,将遗体完整地运送到公路旁。整个救援战斗中,消防官兵共搜就出10具遇难者遗体。
战场扬名 科学施救显消防军威
保障水源:800米消防水带铺至矿井口
7日上午8时,救援指挥部决定进行第三次爆破,预定爆破点下方约60米处就是铁矿洞口。
各路救援队伍立即进入滑坡现场,着手爆破的各项准备工作。
“消防部队负责不间断向钻孔处供水!”由于钻填埋火药的孔需要大量水对钻头进行冷却,指挥部将供水的重任交给了重庆消防部队。
侦察发现,在离钻孔处800米的山体滑坡后形成的小“堰塞湖”才有充足的水源。800米的远距离供水,只有大型水罐消防车才能完成,但因山路狭窄,大型车辆又无法抵达滑坡现场。
怎么办?消防部队指挥员灵机一动,果断决定用手抬机动泵接力供水。
消防官兵在水源处用一台手抬机动泵设置好取水点,用另两抬机动泵在两个中心点设置了接力位置。随后,战士们手提沉重的消防水带,在滑坡现场的乱石堆中一段一段的铺设。
800米的距离,平坦处设置供水线只需40盘消防水带即可。但滑坡现场崎岖不平,最大的落石高达10余米,官兵们需要穿过房屋垮塌后的废墟、翻越硕大的落石,战斗异常艰险。但官兵们却忘记了连日的疲劳和山体不断有石头滚落的危险,顽强地战斗着。
滑坡现场,只见一个个橘红色的身影来回穿梭,他们抱着“早一分钟找到洞口,被困工人便会早一分钟获救”的信念,累了,擦干汗水,咬牙坚持。
上午10时12分,在经历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战斗后,由三抬机动泵、53盘水带组成的供水线设置完成。
消防官兵随即发动机动泵,水流开始源源不断地向钻孔点输送。
惊闻险情:水枪阵地严防次生灾害
“矿井内有两吨炸药!”消防官兵在铺设供水线的同时,在指挥部获悉此惊人消息。
根据现场情况,消防指挥员仔细查勘地形后,命令特勤消防支队、涪陵消防支队等单位的3抬水罐消防车,从滑坡山体的另一侧公路抵达钻孔方向。
在距钻孔处300米的山腰,车辆无法继续前行。官兵们立即下车,铺设17盘水带至钻孔处,确保钻孔的冷却、润滑用水量。
随即,官兵们选择好水枪阵地,设置水带干线,由两名战士怀抱水枪,严密监视现场,防止爆破引发洞内炸药爆炸。
装备显威:“点”燃生命的曙光
7日晚,消防官兵连续搜救出7具遇难者遗体,指挥部下令各路救援大军连夜展开搜救战斗。
暴雨来临前的山区之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为确保战斗的顺利展开,消防部队承担了现场照明任务,并为救援指挥部卫星通讯不间断提供电源保证。
3台移动照明灯迅速到位,高高升起的强光灯将现场照得如同白昼。后勤人员不间歇地从5公里外的消防油料保障车上转运汽油到场,确保发电机长时间工作的用油量。
夜风中,温度急剧下降,负责操作照明灯的官兵毫无畏惧,坚守灯下,根据救援的需要随时调整照明方向,保证生命曙光的永不停歇,确保救援指挥部通讯畅通。
当晚,消防官兵共有四大作战任务,照明、搜救、协助打通“生命通道”和为钻孔提供冷却水源保证。
搜救小组的官兵以民房废墟处为重点,逐渐将搜索范围四周扩散,尽管废墟下被埋群众生还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但官兵们没有放弃,他们相信幸存的群众能够挺住,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感动上苍。
8日凌晨2时,几次强烈闪电之后,豆大的雨点不识时务地倾斜而下。凌晨4时,大雨不但没有止步,反而变得更加猛烈。但这些没能吓退英勇的消防官兵,还有英雄的搜救犬。
大雨之中,尽管视线变得模糊,尽管天气变得寒冷,尽管山上不时有飞石滚落,尽管“堰塞湖”水位陡涨,但救援仍在继续。为使生命探测仪不受大雨侵蚀而停止作业,官兵们脱下身上的雨衣盖住仪器,带领搜救犬顽强的战斗着。
早上6时,天空开始放亮,大雾弥漫下的滑坡现场,虽然官兵们累得疲惫万分,但仍然感到十分的遗憾,连夜的搜索没能发现被困群众生命的迹象。直到8日下午4时间,仍没有新的消息传回。
值得庆幸的是,山腰上负责为钻孔提供冷却水源、设置水枪阵地严防次生灾害的官兵们,在铁矿乡政府所在地找到一口大池塘,解除了水源的后顾之忧。
延续生命:全力开掘生命孔道
为加快救援进度,指挥部急调“米26”大型直升机运来了7台挖土机、推土机,全力开掘公路至爆破点的生命通道。
机器轰鸣中,两名消防战士站在高高的巨石之上,警觉地注视着山体,一旦有大型土石滑落的迹象,他们将在第一时间通知机械操作人员和救援部队撤离。
经多方分析、论证,指挥部认为被困矿井的27名工人仍有生还的可能。
为延续被困工人的生理机能,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从7日上午10时起,指挥部下令在三个不同的方位向井底钻“生命之孔”,以向井下工人输送氧气、引用水和流质实物。
钻探过程中,钻头的温度不但攀升,但有消防官兵不间断的水源冷却降温,丝毫没有影响掘进速度。
堰塞湖排险 消防精神在风雨中屹立
敢打硬仗:用行动书写忠诚
“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救援现场,在距堰塞湖不远处的一块巨石上,“公安消防精神”大幅标语在此高高悬挂。巨幅的大红标语下,一群泥人似的消防官兵紧急搬运堰塞湖排险专用水管。
危岩、巨石、堰塞湖、标语、泥人……
一幅壮丽无限、撼人心动消防官兵救灾图就此绘就。图画中,所有的参战官兵虽泥土裹身、疲惫万分,但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懈怠和退缩。这里没有首长和士兵之分,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一兵,在这个地方都只有一个称谓:“战士!”奋力拼搏、战斗不止的勇士。
 
连接水管:夜战铁匠沟
“一二,起!” “一二,起!”6月10日晚9时,加油的号子在抢险现场铁匠沟此起彼伏。连日的暴雨袭击,堰塞湖排险已刻不容缓,消防官兵连夜协助水利技术人员安装管道,为堰塞湖泄洪。
雨过刚晴的夜空山风习习,在深达尺余的淤泥中,战士们分成两个战斗小组,先将焊接连接器抬至指定位置,再用粗大的木棍合力将长为4点5米的钢质水管校正平衡,技术人员则抓紧时间进行焊接作业。
由于超强度的体力活,虽然山区的温度骤然变冷,官兵们却累得满头大汗。胶着的淤泥滚满官兵的战斗靴和裤腿,但官兵们没有时间顾及劳累和疲劳,在现场总指挥李明才副总队长、司令部副参谋长侯宝钧的带领下,以超强的意志力顽强地战斗着,因为所有官兵心中想的只有“早一分钟完成施工任务,堰塞湖险情就能早一分钟排除,被困矿工就能早一分钟获救。”
夜已开始变深,但抢险现场却仍然热火朝天,重庆消防这群钢铁汉子和管道安装人员默契配合,顽强地战斗着……
11日清晨6时30分,经官兵们的连夜奋战,管道安装任务圆满完成。
此时的官兵们,才感觉到疲劳和困倦的袭来,他们拖着似散了架的身躯走向宿营地,心中却充满胜利的惬意。
胜利喜悦:堰塞湖险情成功排除
6月13日下午4时,随着堰塞湖旁抽水泵的顺利启动,强大的水流从输水管口喷涌而出,标志着经消防官兵和技术工人4天3夜的奋战,堰塞湖险情即将排除。
在现场指挥救援战斗的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亲自赶到出水口,高兴地对总队司令部副参谋长侯宝钧说:“堰塞湖排险,重庆消防功不可没”。
连日来,受暴雨的影响,堰塞湖水位持续上涨。全体参战消防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论白天黑夜,官兵们马不停蹄地搬运沉重的水管、协助技术工人进行安装。
就在13日上午,为加固已安装好的管道,防止在输水过程中因强大的压力造成移位甚至断裂。全体参战官兵用机动链锯从山上锯来树木,再切割成一段段木桩,用铁锤强行打进管道两侧的泥地里,最后用铁丝进行固定。
雨过天晴的夏日,烈日的暴晒如火烤一般。高阳之下,全体参战官兵顶着高温、忍受酷暑,纵然挥汗如雨、饥渴疲乏,却以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心,顽强地战斗着,没有分秒的停歇。
看到喷涌而出的湖水,官兵们笑了,那是胜利的微笑。
日夜坚守 消防凯歌在鸡尾山奏响
运送炸药:11名消防勇士穿越生死线
6月9日下午2时,公路通往矿井爆破口的800米生命通道正在紧急掘进,却被一个数百吨重的巨石挡住了阻止了前进的步伐。
“立即进爆破!生命通道的掘进不能有丝毫的耽搁。”现场指挥部对各单位战斗实力一一过滤,决定将运送炸药的重任交给战斗力极强的重庆消防部队。
炸药存放在在铁矿乡政府所在地,距现场5公里。总队一线指挥部急令山腰处的涪陵支队伍玉刚火速带领战士驱小型运输车前往乡政府救援总指挥部取药。
与此同时,由总队战训处参谋聂飞带领梁大威、苗雨涛等10名战士紧急组成“弹药”运输组,穿越峡谷、攀上山腰接炸药。
炸药共有5箱,每箱重50斤。运输队官兵分成两个小组,决定采取轮换接力的办法,尽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炸药运到生命通道开掘受阻处。
来路已是难行,回时更为艰险。笔直的山体,官兵们炸药在肩,行走时如果面朝前方,稍有不慎就有连人带药滚落沟底。为减少危险,官兵们一手抱着炸药,一手握住拴在公路边的导向绳,匍匐着、小心翼翼地向下滑去。
公路上方的伍玉刚和战友们眼看运输队的官兵身临险境而毫无畏惧、义无反顾,方知临行前聂飞那句“如果我们有不测,希望战友们每年的今天都到这里来看看我们!”并非戏言。
运输队官兵冒着生命危险行进不到50米,山体变得更加陡峭。为避免炸药滑落,聂飞找来一把榔头,将随身携带的一根导向绳砸成5段,将成箱的炸药捆成背包状,背在背上继续前行。
危险抛在脑后,体力不支咬牙坚持、轮番背药。一路上,官兵们相互搀扶着、拉拽着,终于回到沟底。
没有片刻的歇息,为加快行进速度,官兵们将成箱的炸药拆卸开,每人捧上四五袋加快速度急行军。
终于,在峡谷中部,他们看到了指挥部派来接应他们的战友们。250斤炸药在第一时间运到,生命通道在轰隆的炮声之后继续开掘。
 
护送专家:刀斧辟出上山路
13日,救援战斗南线战场。为勘测鸡尾山山体的稳固情况,三名地质专家需到海拔2000多米高的顶峰现场观测。
为保证专家的生命安全,总队政治部张本富副主任带领7名官兵前往护送。
找准方位,一路人马立即向山峰方向进发。3名专家年龄最大的已50多岁,为确保年迈体弱的专家安全,官兵们将其夹在中间,连扶带搀艰难行进。
行进不到20分钟,道路中断,近乎笔直的山体上,怪石林立、荆棘丛生,根本无路可沿、无路可行。护送组的官兵用消防斧、砍刀在前辟荆斩棘,硬是在荆棘丛生的丛林中踏出了一条路。
上午9时44分,在官兵们的艰苦努力下,专家们终于到达了位于鸡尾山滑坡顶峰下端的观测点进行勘察。
支援灾民:送水官兵与死神擦肩而过
原本仅有100多人的铁矿乡政府所在地,在灾难发生时却涌进3000多人,吃水成了最大的问题,在抢险救援初期,便一度出现水荒。消防官兵临危受命,从5公里外的山泉水处拉水救急。
虽说只有5公里,但路况很差,山高路远、坡陡弯急、雨多路滑,行车异常艰难。一路行来,翻车情况随处可见。可官兵们依然顽强坚持,将生命之水送到群众手中。
11日下午,伍玉刚等3名官兵穿越狭窄、危险的山路,顺利将饮用水顺利送到目的地,解决了受灾的群众的燃煤之急。
再次返回取水点,行至一陡坡处,官兵们发现该处曾发生大面积塌方,本已经狭窄的公路被堵了大半。更为惊人的,塌方事故发生在下午4在时。
官兵们获知此消息,不由得冒了一身冷汗。塌方发生在当天下午4时,而就在塌方的10分钟前,送水官兵们刚刚通过此处。
由于心系群众,官兵们已顾不得其他,继续行走于生死送水线,为保障热门群众基本生活,冒着危险,前进!前进!
粮草先行:永不停歇的战地“粮秣官”
在救援现场,还活跃着的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默默地为一线官兵提供饮食、技术、油料、器材、医疗等保障,确保了救援战斗的有序、持续进行。他们,就是为战斗做出积极贡献的重庆消防总队后勤官兵。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救援战斗开始以来,总队后勤部先后调集油料保障车、饮食保障车、车辆抢修车、医疗救护车、现场指挥车、物资运输车等各类车辆赶到现场。官兵受伤,医护人员及时跟进救治;车辆器材停摆,技术人员及时修复;饿了,为官兵提供一日三餐和夜宵;困了,及时搭建帐篷……
据不完全统计,抢险战斗进行以来,后勤官兵们共为一线官兵提供油料8吨、抢修部队和地方各类车辆器材90余次、为官兵和群众提供医疗服务162人次、为无家可归的灾民提供食品300余人次、每天搭建和拆卸帐篷21顶。他们,坚强的战地“粮秣官”,用昼夜的辛劳和无私的奉献搭建起了一条永不停歇的消防后勤补给线。
以英勇善战、敢打硬仗重庆消防勇士,用勇敢与智慧、用汗水与奉献,圆满完成了救援战斗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现场慰问中,高度称赞“关键时候,总是消防官兵冲在前面,担当重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听取总队总队长傅纪成关于抢险救援工作汇报后指出:“消防部队是一支靠得住的队伍,在这次武隆山体垮塌抢险救援中,消防官兵担当了主力军作用,表现得非常好,市委、市政府不会忘记你们,全市人民永远感谢你们,市委、市政府要为你们请功!”
市长王鸿举指出:“消防部队出动迅速,指挥靠前,救援积极,广大官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在历次重大抢险救援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愧是中流砥柱。”
在这场中国消防史上耗时最长的抢险战斗中,重庆消防部队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利益大于天”、“大战用我、用我必胜”的铮铮诺言,用辉煌的战绩完成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上到山顶,下到沟底,如此反复。沿路赶来的车辆使车队变得壮大,但行进速度也更加缓慢。部队行至距滑坡现场15公里处时,公路被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车辆堵得严严实实,进退不得。
时间就是生命!救援战斗不能有丝毫的耽搁。部队立即组成先遣队,将移动照明设备和生命探测仪用小型货车先期送到现场。其它官兵则下车携带救援工具徒步前行。
先头部队搭乘小型车辆好不容易行至一三叉路口,执勤交警称前方路更窄、车更多,建议官兵们徒步行进。
“就是爬也要爬到现场!”官兵们信心坚定,下车抬起重达数百斤重的移动照明灯、生命探测仪,扛着铁铤等工具开始上路。沉重的器材、坎坷不平的路面,累得满头大汗、全身酸软的官兵们没有分秒的歇息,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现场一步步挪动……
昼夜搜救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
冒险侦察 为指挥部提供第一手资料,5日晚7时29分,武隆县消防大队首先赶到,迅即展开救援。随后,总队第一批救援力量也赶到现场。
此时,事故地点的山体仍不稳定,不时有山体垮塌下来,山体下方还有部分居民未撤离,总队救援队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群众,成功疏散群众110人。同时,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对灾害事故现场进行了5遍搜寻,未发现生命迹象。
晚上10时58分,指挥部决定派消防部队组成敢死队首先挺进滑坡现场进行侦察和搜索,全面搜集现场情况。
为确保首战任务的圆满完成,总队参谋长李志明令涪陵特勤分中心组织精干力量,由总队战训处参谋聂飞带队前往执行这一艰巨任务。
2分钟后,准备就绪的敢死队搭乘一辆小型车辆赶往距指挥部5里外的滑坡现场。
月光照射下,滑坡现场巨大的落石若隐若现,高达数百米的山体折射下的倒影将现场笼罩得更加模糊和深不可测。但官兵们毫无畏惧,抵达现场后,立即派出一名战士设置观察哨,随时观察现场情况。其他官兵沿着陡峭的山路下到硕大的滑坡区域,一边对现场情况进行勘察,一边利用生命探测仪搜寻被困群众的生命迹象。
侦察探测艰难地进行,两小时过去,但遗憾的是现场没能发现任何生命迹象。官兵正准备返回指挥部报告探测侦察情况,那料刚爬上公路,随着“轰!轰!轰!”几声闷响,山体再次发生大面积垮塌。官兵们不由得冒了一身冷汗。
回到指挥部,敢死队官兵立即将侦察到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向市公安局王立军局长等领导进行了汇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翔实而宝贵的资料。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cps-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