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浅析
人脸识别算法发展到今天,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基于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和基于外观的人脸识别算法。其中,多数基于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属于早期的人脸识别算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不过近些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基于特征的算法,并取得不错的效果。而基于外观的人脸识别算法是由于实现简单,受到广泛关注。接下来将分别介绍两类人脸识别算法。
基于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早期的人脸识别算法主要是基于特征模板和几何约束来实现的。这一类算法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如眼睛、鼻子和嘴等面部特征和外观轮廓。然后计算这些面部特征之间的几何关系,如距离、面积和角度等。这样将输入图像转换为几何特征向量后,使用标准的统计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匹配分类。由于算法利用了一些直观的特征,计算量小。不过,由于其所需的特征点不能精确选择,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另外,当光照变化、人脸有外物遮挡、面部表情变化时,特征变化较大。所以说,这类算法只适合于人脸图像的粗略识别,无法在实际中应用。
图2 一些典型的面部几何特征示意图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通过一些特征模板和几何约束来检测特定的面部特征,并计算特征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方法使用了图像的局部表示来提取特征。其中最受关注的方法是局部二值模式(LBP)算法。LBP方法首先将图像分成若干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像素3x3邻域中用中心值作阈值化,将结果看成是二进制数。图3显示了一个LBP算子。LBP算子的特点是对单调灰度变化保持不变。每个区域通过这样的运算得到一组直方图,然后将所有的直方图连起来组成一个大的直方图并进行直方图匹配计算进行分类。
图3 LBP算子
基于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主要的优势在于对姿态、尺度和光照等变化鲁棒。由于多数特征是基于手动选择和先验知识,受图像本身的成像质量影响较少。另外,提取出的面部特征往往维数较低,匹配速度快。这些方法的缺点是自动特征提取的难度较大。如果特征集的鉴别能力弱,再多的后续处理也无法补偿本身的不足。
基于外观的人脸识别算法:基于外观的人脸识别算法也称为整体方法。它们使用图像的全局信息来辨识人脸。最简单的整体方法是用二维数组来存放图像的灰度值,然后直接对输入图像和数据库中的所有图像进行相关性比较。这种方法的缺点非常多,如易受环境影响、计算耗时等。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样的分类是在一个非常高维的空间中进行的。为了克服维数问题,一些算法使用统计降维方法来获取和保留更有用的信息,最典型的算法就是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和线性鉴别分析(LDA)算法。
PCA算法指出任何特定的人脸可以由一个低维的特征子空间表示,并可以用这个特征子空间近似地重建。将输入人脸图像投影到特征子空间上得到的特征与已知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来确定身份。PCA算法选取的特征最大化了人脸样本间的差异,但也保留了一些由于光照和面部表情产生的不必要的变化。而同一个人由于光照产生的变化可能会大于不同人之间的变化,如图4所示。LDA算法在最大化不同个体之间的样本差异的同时,最小化同一个体内部的样本差异。这样达到了人脸特征子空间的划分。图5是PCA和LDA算法的示例。其中,PCA的特征脸是由组成PCA特征子空间的特征向量按二维图像来排列得到的类似人脸的图像。LDA的Fisher脸也是同样道理。经过特征脸和Fisher脸重构得到的人脸图像在第四行。可以看到,PCA重构脸与输入人脸差异较小,但LDA的Fisher脸很难辨认,但突出了该个体的显著特征。PCA和LDA方法都假设存在一个最优的投影子空间。这个子空间的每个区域对应唯一的一个人。然而,事实上在人脸空间中许多人经常会映射到相同的区域中,因此这种假设并不成立。
图4 同一个人在不同光照下的图片
整体方法主要的优点是它们没有丢弃图像中的任何信息。然而,这也是它们的缺点。整体方法一般假设图像中的所有像素是同等重要的。因此,这些技术不仅计算耗时,而且需要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高度相关。当人脸图像的姿态、尺度和光照发生较大变化时识别性能一般。
图5 PCA和LDA算法的示例
- 第1页:人脸识别技术概述
- 第2页:人脸识别技术原理
- 第3页:人脸识别系统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cps-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