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中安网 cps.com.cn】 十年前在我国开展的科技强警已经启动了安防技术在社会管理中的大规模应用,现如今我国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社会诉求、社会价值和社会矛盾变化与凸显,与此同时,安防行业新技术的涌入,给社会管理新一轮的创新建设带来不小难题,这也是一种机遇。
安防技术,应该说从它诞生起就一直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只是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社会诉求、社会价值和社会矛盾变化与凸显,中央曾多次强调,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而安防技术是社会管理创新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当下,作为最为基础的技术设施建设,安防技术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又被提升到新的重视高度。
安防技术社会管理中的应用
要说安防技术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这是个大命题,因此首先得很清楚了解什么是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而安防技术应用在社会管理方面主要是建设城市的平安和谐。一个完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由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来完成治安防范的综合体。对于安防技术应用于社会管理主要两次试点项目,一是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二是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目前全国共计有近500个市、县开展了社会管理建设,投入资金数额巨大。据了解,我国第一批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主要是一线大城市以及东部城市,共21个;第二批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主要围绕我国二、三线城市,共计38个市级地区。走科技强警之路,准确把握公安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成为当时治安管理的重头工作。客观认识公安科技发展的规律,提出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工作思想,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2009年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经验交流暨农村技防工作现场会,那个时期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更是提出了“政府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的思路,全面深化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在不断扩大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覆盖面,推进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同时,将科技创安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新要求,为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增加了动力。
从2003年的“科技强警”开始社会管理应用安防技术已经十个年头,作为公安机关他们对治安监控系统从建设规模、业务构架及功能方面会有新的要求,在未来的几年内在中国将迎来社会管理创新建设新的一轮浪潮,在建设规模、建设质量、产品与系统的功能方面将有一个新的飞跃。这对于安防设备制造商来、工程商来讲是一个再次发展的机会。随着治安监控系统规模的扩大,对于平台管理软件研发者来讲是一个自我价值的体现与扩大市场规模的好机遇。
社会管理对安防技术的创新要求
之前也谈到由于现在安防行业发在过去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和平安城市建设的创建工作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在新一轮社会管理对于安防技术要求方面也有所创新,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外圈内网”前端部署建设模式
防线式建设思路是通过对国内各地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践以及基于对视频信息结构化方向的深入理解和各种视频监控前沿技术的整合运用进行经验总结的一种模式,这种从市场应用需求出发、全方位的视频监控建设使用综合解决方案,有效实现了城市防控包围圈和无缝网建设。
城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从多个实际案例的建设来看,城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是平安城市系统中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这一防线主要是建设在出入城市/地区的高速公路出入口、环城公路路口、国道省道路口、公共交通枢纽等节点,实现出入车辆抓拍、自动车牌识别、驾乘人员智能人脸提取、特征目标布控、身份信息联动等多种结构化、实战化视频功能,形成一个城际边界闭环,对所有出入城市的人、车、目标构建有效的“城门式”防控防线。
城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城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属于平安城市中的第二道防线,主要建设于市内各外环线、内环线、高架等交通干道,关注所有出入的人、车。市内街区“网格化”监控防控体系:主要建设于一般市内街道、高案发区域、交通场站、流动人员密集等区域。该防线主要是借用数字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思路对城区采用网格化前端部署方法:即在GSI系统上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人口分布、治安情况等原则划分多个治安网格区域,重点在网格边界进行点位部署,网格内更多借助社会治安监控资源接人。网格边界主要部署卡口和高清监控点位,做到车过留牌、人过留痕。
核心热点监控防控体系:核心热点监控防控体系主要用于强化重点区域、学校、社区、政府机关、广场等核心点位防控。对超大范围场景可利用全景监控和球机联动实现整体和细节的配合。
流动无线监控体系,主要包含移动车载监控系统、移动单兵执法系统、移动非现场执法设备等终端。作为对传统固定式监控系统的补充,无线监控系统使公安监控具备了新的灵活部署和定位跟踪能力。
社会资源整合体系,通过将各种非公安自建社会面(重点为网吧、宾馆和娱乐场所)监控资源纳入到公安社会资源整合平台进行统一调阅、查看、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区内视频监控网络的监控覆盖密度,重点实现对人的关注。
  大联网趋势
目前,随着去年GB/T28181联网标准的颁布实施,图像联网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各地也加快了建设进度。当前各地都正在建设或正在规划自己的“三网三平台”:即内网联网平台,专注图像在公安系统内部的上下级传递、视频图像与公安业务系统的对接;专网共享平台,专注公安已建的各种监控、卡口等图像资源的整合以及社会面监控资源的统一接入;公网上的社会资源整合接入平台,在互联网上构建VPN网络,整合各种零散的社会监控资源,三张网络之间通过网络安全设备隔离。一个完整的架构,社会资源接入平台上承载的信息量应该在全网系统的3%左右,专网共享平台在95%左右,内网应控制在2%以内,从而做到信息含量最高,冗余信息量最少。
物联网安防构建“感知警务”工作新模式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社会创新管理早已不罕见,如现在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使环境管理变得更轻松、更透明。其中,物联网作为一次新的产业浪潮引领技术已在我国环境监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物联网应用于环境监管已成为现阶段推动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应用物联网海量集成技术、细化污染源监控系统全方位架构、强化数字环境管理,将带来环境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目前,在公安工作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业务系统已率先应用于证件防伪、安全控制、交通管控、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警务领域,在涉人、涉车、涉物和重点场所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依托物联网与传感技术,全面了解警务信息,提升现代警务的实战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公安机关面临的重大任务与战略课题。
智能分析应用逐步深入
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去除冗余视频信息,快速聚焦关键线索信息,因此在当前平安城市建设中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单纯的智能分析无法直接带来价值,其必须和整合业务系统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当前比较热门的智能有前端图像数据的情报化,例如卡口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端应用,现在逐步向人脸卡口发展,并且进一步在高端IPC上集成前端智能算法,实现“泛卡口”功能,直接对公安最为关注的“人”、“车”两大关键线索要素进行提取。其他的智能应用如视频浓缩、视频特征检索、图像增强贯穿公安业务各个流程中。
视频与公安多业务系统融合
目前,社会管理创新建设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产生的图像信息经过浓缩和提炼已成为公安新的情报信息来源,监控系统与公安原有业务系统的融合对接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安一线实战应用,深入发掘视频资源信息价值,实现跨警钟多业务系统信息共享,构建切实有效的公安实战化视频情报综合大平台,监控系统中联网平台需与公安各警种业务平台或数据库系统实现对接,具体包括警务督察系统、八大库信息系统、PGIS系统、GPS系统、接处警系统、警综平台、移动警务系统、PKI/PMI身份认证系统等等。
公安实战化
当前,公安对视频监控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视频实况和录像回放这两种基本应用,通过图像和公安业务系统的对接融合,根据公安各警种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发公安实战业务应用成为了热点。目前最为热门的当属以图像信息库为核心的服务于刑侦的视频研判业务,通过图像信息库收集所有相关的图像信息进行深入研判,并且借助视频浓缩、网格追踪、录像切片等快速录像检索工具,大大缩短录像检索时间,搜寻关键线索录像,确定侦破方向。在研判中,可以多组协同工作,借助图像信息库的GIS地图进行时空分析,重现案件现场,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安防技术在社会管理方面大有可为,我们执着地坚信,创新安防新技术,能跨越社会管理万重山!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