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地域差异外,更为重要的是应用的差异性。当前整个中国的监控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格局,从架构来看,纯模拟的、纯数字的、数模结合的;从行业来看,交通监控、银行升级、平安城市等。可以说,监控市场发展到了难得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时代。这些看似令人眼花缭乱,但梳理一下,基本可以分成以下几条线,具体如上表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纯模拟系统虽然还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但由于其经济规模小,一般200个点左右的监控项目从前到后都加在一起,也就在30万元左右,利润已被压缩得几乎没有空间。如此规模还要再出 利润,一般传统的做法就 是,买更便宜的设备。其 实对于工程商而言,付出 同样的劳动,却因为低价 把利润的规模降低了,久而久之,工程商也没积极 性去做项目,随之转向了 "数模结合",这也是数 模结合目前能盛行的原因之一。低端的监控市场将 成为"鸡肋","姥姥不 疼舅舅不爱",而造成如此境地的,又是这些"姥姥舅舅"们。
数模结合还是比较适合当前的形势:可以继续使用相对 低廉而又成熟的模拟摄像 机,综合布线成本大为下 降,扩容性强、集成度高 ,技术上几乎是可进可退 ,而整体经济规模又令甲 、乙、供应商等皆喜欢,何况技术难度又适中,这是个吃得着的"香馍馍".数模结合适合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厂商进行"产业升级",但是数模结合又有些担心,因为156数模和数字架构的核心环节--综合管理平台,又遇到了大的厂商只接本厂设备的尴尬,对于甲方和工程商他们担忧"套牢",而且越套越牢,基本上后期不能解套的话,就只能受制于该厂商。所以说可以全能兼容而不是局限于一二个厂家的综合管理平台,对于市场而言是福祉。当然,业内几家大公司已经着手开始定制编码解码标准,这是未来数字化架构通行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数模结合发展方兴未艾时,不仅要期望"王者"晚点归来,还更要做足真正的市场细分工作--研究最终用户的应用。
以IP-CAMER A、IP-SAN、NVR 、综合管理平台等构成了纯数字化的监控架构。纯数字架构将随着光通信技术的普及、相关标准的出台、清晰度要求的提高而迅猛开展,普及到一定程度后整体数字设备造价会有大幅下降,反过来又促进数字化的普及。这几乎是铁的定律,这一堆开头不是网络就是数字的设备的制造门槛较高,不适合小企业,即使有的企业宣传是自己生产的,也是和天下的文章一样--"抄"!这几年业界"抄抄"不断的现象,证明其仍有生存空间。比如本次上海地方标准的出台,难免还会有一帮"抄抄"去送检。其实,这恰恰是思路的短缺。
笔者认为,数模、数字时代,这不会完结另一个时代,"姥姥舅舅"们不疼的低端模拟架构,还是有它的生存空间,吃得着的"老窝窝"虽很硬,但起码不会饿死。做自己擅长的,找到一块有足够量的细分市场,一个细分市场就能成就一个有为的企业。而事实证明,大多数企业正是未认识到这一点,全线都做,线上每个产品又没有任何特色,通通是大路货,毫无特色,毫无竞争力,在个把项目中可能可以增大经济规模,其实是在拿自己不擅长的全线去和别人有特色的单体竞争,树敌过多不说,自身的资源也被严重浪费。小公司就应该定位为小公司--"别看我小,但我有技巧".一个有特色的小公司,找到适合自身能力和特点且有一定规模的细分市场--足矣!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