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资讯频道 >> 安防视点

安防企业应该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2010-12-23 10:22:13 来源:CPS中安网 作者:温玉泉 责任编辑: xiaolan 收藏本文
  另一方面,企业为了长远发展,往往会花费很大代价来培养业务骨干、技术骨干,这些骨干员工掌握着企业大量的客户资料、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核心机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骨干员工的期望值也会水涨船高,一旦企业不能满足个人的要求,多以跳槽相威胁。员工的高跳槽率与对企业的低忠实度是目前困扰很多安防企业最为突出的人事问题。跳槽骨干员工往往会带走企业宝贵的客户资源、商业机密、技术机密,这些员工的流向一般不会脱离原来所从事的行业,或者选择自己创业,或者选择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很快就会成为企业新的竞争对手,逐步来蚕食企业的资源和市场。骨干员工的跳槽往往会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企业财务税收法律风险


  近些年来,安防企业涉财涉税案件大量涌现,从一定侧面可以看出,企业在财务税收方面的法律风险日益增高。在我国目前的财税政策环境下,很难分清楚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的界限,如果处理不当,企业很可能要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作为法定代表人也可能蒙受牢狱之灾。


  安防行业的特点和安防管理法规体系


  安防行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安防系统建设的目的和安防产品的功能是保护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其社会效益巨大,其价值是其它技术系统无法比较的。


  首先,安防系统和产品应用的场所财富密集,它们的安全状态对社会稳定和公民的安全感影响很大。


  其次,安防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与公安业务工作具有密切的关系。除了一些要害部位和重大活动的安防系统由公安部门直接管理外,社会面的安防系统也与公安业务有紧密的联系,其系统的规划方案要接受公安部门的指导,借鉴公安工作的经验;同时,安防系统采集的许多信息对公安业务具有重要的价值。


  再次,安防系统防范的对象是人,而人具有反探测、反监控能力,并能对系统和设备发动攻击和破坏。面对高科技犯罪的挑战,完善的安防系统必须具备有效的反应能力,与系统管理和人员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安防系统不可能是完全自动化的系统,技术防范与人防、物防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是安防系统非常鲜明并有别于其它系统的特点。


  在我国, 随着安防行业管理的需要,一批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法规体系。这一体系由行业法规、地方法规、强制性标准和认证工作构成,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行业法规


  为维护公共安全,规范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管理及信息使用中的突出问题。2008年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安部法制局的领导下,公安部科技局组织相关专家加强了安防立法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完成了《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修改稿),明确提出了安防立法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适用范围,以及从业要求、安装运营、信息使用、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内容。目前,该修改稿在业内广泛征求意见后,又在包括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工信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在内的较大范围内征求了意见,修订后如果能够顺利出台,将使安防管理从根本上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安防产业也迎来进一步繁荣和规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国务院出台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中也涉及到了安防设备的管理使用规定,这些为公安部门开展的技防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人们更加警惕技防系统可能带来的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侵害,为此在法规中加大了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另外,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证书制度",这部法规为施行安防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保证了安防行业的健康发展。


  地方法规


  2007年以来,为了维护公共安全,规范公共安全图像信息、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防设施系统建设的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各省、市结合当地需要和实际情况,陆续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管理法规。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辽宁省出台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等;四川省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并已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标准化工作


  近年来,我国标准化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8年8月底,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就已完成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100项。这些标准涉及入侵和反劫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实体防护、防爆安检、安防工程等多个专业技术领域。


  认证工作


  2008年,安防认证业务在基础工作、管理工作、开拓创新等方面都有了积极的进展。这些法律法规为安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国家层面的立法迟迟没有出台,安防产业政策缺乏明确性,安防监管体系仍然不完善,这些因素导致安防行业的自律显得尤为重要。


  安防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首先,强化风险意识。安防企业决策者必须要认识到,法律风险一旦发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很多风险事前是可防可控的。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