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资讯频道 >> 安防视点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安防难度何在

2010-11-29 08:43:34 来源:CPS中安网 作者:王华安 责任编辑: xiaolan 收藏本文
  由于手指的静脉血管相对稳定并且很容易拍摄下来,因此使用低分辨率的摄像头就可以达到取样要求。这样生成的静脉模板文件小,匹配速度快。


  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是与眼睛有关的生物识别中对人产生较少干扰的技术。它使用相当普通的照相机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户与机器发生接触。另外,它有能力实现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种人的注意。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是目前误识率最低的产品之一,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一的精度。目前在高端安全领域得到应用,拥有其核心算法的国外研究机构主要有美国的Iridian、Iritech及韩国的Jiris公司。其中,美国的Iridian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虹膜识别技术和产品提供商,和Irisguard、Securimetrics、LG、松下、OKI、NEC等企业进行合作,以授权方式提供虹膜识别核心算法,支持合作伙伴生产虹膜识别系统。日本松下公司的虹膜产品主要有BM-ET系列和BM-DT系列,其中BM-ET系列主要针对门禁和通道控制类的应用,BM-DT系列主要面向信息安全类应用,例如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登录认证和文件加密。


  而中国的虹膜技术和产品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以中科院自动化所虹膜技术为产业化基地,诞生了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开发虹膜识别的相关产品,包括IKEMB-0001嵌入式虹膜识别设备,虹膜综合人员管理系统以及可以进行二次开发的SDK,并逐渐在中国市场进行推广,受到一定客户的认可。


  影响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因素


  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固有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来进行识别,人体特征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密钥无法复制,不易遗忘、不易伪造或被盗,防伪性能好,使用方便的优点。


  那么对于生物识别产品,人们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呢?首先,肯定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包括认假率(FAR)与拒真率(FRR)。其次,是使用的方便性,包括操作是否方便、信息提取和识别的速度如何、产品对环境和人体的适应性如何等。再有,就是系统是否有丰富的接口、存储容量如何、是否可以与其它诸如门禁系统之类进行集成等。另外,产品价格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影响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因素。


  价格成本偏高


  生物识别技术的多元化应用,给生物识别技术商用带来了崭新的空间。然而,不论是广泛应用的指纹识别产品还是人脸、虹膜、静脉识别产品,高昂的价格成为它们迅猛发展的障癨-.比如,现在一套人脸识别门禁终端一般要4000元人民币,而指纹门禁也只需要1000多元,3倍的价格差距影响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今年年初,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售价仅为79美元的完整信号链解决方案TMS3230C5515指纹开发套件,可轻松集成指纹生物识别特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该开发套件可用于创建各种便携式应用,包括物理访问控制产品(电子门锁与保险柜等)、USB智能密钥与存储设备、PC用户识别以及考勤监控系统等。从芯片源头开始降低生物识别产品的价格,将对于阻癨-生物识别产品广泛商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昂贵成为过去,平价才是硬道理。


  误差现象此起彼伏


  基于不同的技术诊-理和用途,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准确性方面也有差异。整体而言,虹膜、视网膜和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很高,而掌纹、签名、声音和面像识别等技术的准确性稍低。客户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就目前的生物识别技术水平,1:1模式下,FAR(误识率)可以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而在1:N的模式下,其FAR将随数据库的容量呈直线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识别产品的识别时间、误拒绝率(拒真率)、误接受率、用户数量等技术参数都比较接近,这些参数都直接影响系统的准确性与便利性。


  如人脸识别,由于人脸技术刚刚进入产品导入期,产品性能不是特别稳定,特别是对于光线要求非常高,光线太亮或者太暗都会严重影响使用效果。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变胖或者变瘦,头发变长或者变短都会对识别产生影响。


  识别速度与存储容量


  这也是目前生物识别领域所看重的一个重要方面。用户不可能忍受因安全、可靠地进入一道门而等待较长的时间。在保证可靠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识别速度自然是越快越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一个指纹识别仪上最多能存储大约5000个指纹识别信息,而信息量一旦超过1000个以后,其响应速度就已经非常慢了,有些甚至会有十几秒钟。就虹膜而言,用户量达到2500个时,响应速度不会超过2秒钟,这个数据在该领域是非常惊人的。


  操作便捷性


  生物识别技术商用需以具体的产品形态呈现出来。产品如何设计,操作是否便利,也成为生物识别产品发展的因素之一。


  往往在选择生物识别产品的时候,系统它能够提供丰富的外部接口,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比如掌型仪可以被视为一台功能完善的门禁控制一体机,单机脱机可以实现包括电锁控制、出门按钮、报警接入、现场报警输出及用户管理、时区控制、胁迫报警等功能。


  同时,还希望生物识别产品应该能够提供清晰的文字和声音提示、操作过程指引,拥有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产品设计应尽量人性化,这样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提高用户的接受度。


  国外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


  正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样,静脉识别技术目前主要掌握在日本企业中。日本日立公司推出的手指静脉识别系统就在日本本土的银行ATM机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高昂的价格,产品在中国市场推广暂时并不理想。富士通公司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手掌静脉识别系统。手掌静脉因为面积大、识别较容易,手掌静脉识别系统具有非接触式、不易伪造,可用于需要高度识别率的环境,但售价相对昂贵。


  在美国机场使用的能够自动对授权旅客进行护照检验的系统(INS旅客加速服务系统),很好地结合了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据了解,符合条件的常旅客可以在任何一个INS办事机构进行登录,当该常旅客到达机场时,他/她可以在机场的类似于ATM机的INS终端,通过核验其掌型的有效性,来决定该旅客的下一步去向。如果核验正确,他/她可以直接去办理海关手续;如果不正确的话,他/她就得先去办理移民检验手续。INS系统使得检验时间缩短到15秒左右,而诊-来的人工检验则要花费60分钟的时间。目前,该系统已在美国9个机场投入使用。


  结束语


  生物识别技术不存在哪一项技术比其他技术优秀的概念,每一项技术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当前来看,由于指纹识别技术起步较早,使用方便,产品成熟,已经形成非常可观的经济效应。而人脸识别技术不断发展,市场拓展也在形成较好的发展态势。静脉识别从日本引进中国,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但是相信随着销售量的逐步提高,产品价格的不断走低,技术本身的成熟性越来越好,也将会得到一定的市场发展。作为近两年来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广力度很强的虹膜技术,相信未来在一些高端应用领域会得到一定的应用。其他诸如掌纹识别、语音识别、笔迹识别、中间件、多峰形性也会在国内有一定的推广。


  总而言之,由于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联合应用带来了显着的安全性,并且克服了单一技术的使用限制,预计多种生物识别联合应用将成为主流,并将开启生物识别应用的新篇章。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