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资讯频道 >> 市场分析

安防产业 从快速增长期步入稳定发展期

2010-07-16 11:53:11 来源:CPS中安网 责任编辑: cps911 收藏本文
 

  一向处于边缘的安防产业,在“十五”后期的两年里却频频曝光,在大众媒体上诸如“城市治安防控”、“生物识别”、“科技强警”、“摄像头”“煤矿监控”等安全防范产品和技术名词引人注目。


  2005年3月,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决定:在煤矿推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高瓦斯和高突出矿井没有建立瓦斯抽放和监控系统的一律限期整改。200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关于在全国开展平安城市建设的通知》。


  用安全防范技术作为煤矿安全、平安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带来了安防产业内外部环境重大变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及平安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市场信息显示,中国安防行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有专业人士预测,“十一五”前三年,安防产业还将在混沌的局面中呈几何速度增长,后两年随着法规的完善、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市场的大浪淘沙,将步入稳定的发展期。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十一五”期间,我国安防产业开始进入一个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以市场为基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提高的稳定发展阶段。


  一、市场高增长和激烈竞争相伴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对处于快速增长期的安防产业来说,它的引人注目之处,主要依赖于一批新的高增长市场的带动,而市场对安防技术和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


  我们从“九五”、“十五”期间安防产业年增长超过20%(虽然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比率)来看,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密切相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市场为安防产业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九五”期间起主要作用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大型工程、金融机构、重要单位和住宅建设防范的需要,单位消费成为安防行业高增长的消费主体;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特别是911、西班牙火车和伦敦地铁事件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治安动态监控成为安防市场新增长点;“十一五”期间,网络监控、平安城市建设、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以及建设新农村,都给安防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2004-2005年公安部、科技部在全国21个城市开展和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共投入53.6亿元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公安信息网络,其中有五成资金投入城市治安防控体系系统建设,这仅仅是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由此带动大量社会资金的投入,据测算,社会投入安全防范监控的资金是政府财政的6~10倍。从今年开始,平安城市建设正在全国各地铺开,这一市场预计每年能给安防行业带来约200亿元的商机。


  在建设社会新农村中,已有房地产权威人士认为,未来几年,大城市和大城市群带动中国城市化进程为主的模式将向中小城市带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方向转变,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房地产发展的主流,安防商机也已经凸显;以电子防盗报警守农户为基础的科技防范新村建设正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兴起。“十一五”期间,商务部拟在全国农村建设25万个超市,超市的安全防范给安防行业带来的又是一个契机。


  在这种新形势下,安防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取得竞争的优势,无论在技术创新、安防产品概念的外延及营销都必须有全新的思维,因为竞争会更加激烈。一是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市场的需求不一,有些要求产品适用,有些追求技术含量和产品的多功能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知目前未满足的潜在需求,估量和确定需求量的大小,并选择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二是由于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安防法规,突然由一、二级市场向三、四级市场延伸,行业管理往往落后于市场的管理。肯定将有一批大大小小的企业进入安防市场,各地企业素质的参差不齐,可能无法避免带来市场的混乱,这给行业管理再一次带来挑战;三是不同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又将极大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安防产品概念的外延将有较大的延伸,各种新技术在安防行业的大量应用和整合,将再一次优化安防产业结构。如郑州市公安机关为解决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群众防范能力较弱,耕牛被盗现象严重的情况,为耕牛戴上电子防盗报警器,大大减少了耕牛被盗的案件发生。


  正因为市场的巨大需求,一批批新企业进入带动了安防行业的高增长,而安防产业结构的优化很大程度上将得益于高效新厂商对低效老厂商的替代,并改变产业的企业分工格局。

 
  二、安防集成和技术创新获得突破  技术升级步伐加快


  安防“十一五”规划中把建立健全安防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技术标准和战略、选择一批综合应用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放在了突出位置。充分利用与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发挥企业及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争取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财力支持,鼓励企业提高科研资金的投入比例,打通科研投入不足的瓶颈。选择一批科技前沿综合应用项目、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以促进我国安防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重大项目及关键技术。包括社会治安动态监测预警方法与应急预案研究、重要活动及要害单位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研究、安防工程及系统效能评估体系研究、分布式城市社会治安报警与视频监控网络系统集成平台研究、安防系统智能管理集成平台研究、动态监测系统中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研究、视频监控中高适应性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等。


  二是满足安防市场需要的技术产品。包括安防产品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应用项目,入侵报警产品与技术,视频监控产品与技术、出入口控制产品与技术及其他专项产品与技术等。其中包括了一批新开发产品和技术,但较多的是在原来产品技术的基础上,在性能、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升级要求。


  三是公安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防爆、防毒、反恐等专用技术设备。包括防爆、防毒用高档安检设备、背散射技术及检查设备、准确识别测定物品性质特征的仪器设备等。


  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将公共安全技术列在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重点支持的第九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范维澄教授主持的“公共安全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就公共安全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未来15年发展目标及未来五年阶段目标进行了评述。


  1、总体目标。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提升国家抗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未来15年发展目标。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实现公共安全科学理论、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


  3、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初步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保障、预警和应急技术平台,实施阶段性示范工程;初步构建公共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建立公共安全检测、风险辨识评价、监测、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反应与决策等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一批公共安全综合性和专业化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初步形成公共安全关键特种装备、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基本扭转公共安全的被动局面,犯罪率明显上升趋势得以遏止,特大事故次数明显下降,自然灾害影响大幅度降低,食品污染比例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控制外来生物入侵、遏制有害物质及化学危险品入侵上升势头,全社会公共安全素养和整体水平较大提高。


  特别是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国家也出台了若干配套政策。①科技投入实现大幅度增长;②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中享受优先待遇;③经严格认定后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所得税;④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适时推出创业板;⑤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⑥出台五大政策加大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力度;⑦采取多种方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⑧鼓励高等院校抓紧培养紧缺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针对公共安全领域的生产安全、社会安全与反恐防恐、交通安全、火灾爆炸安全、出入境检验检疫及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主攻方向明确。它将对城市治安防控系统集成技术、监控技术、探测技术、报警、生物识别、门禁技术等将获得突破,而且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安防生产力的跃升,加快安防技术升级的步伐。


  三、法规标准完善促进市场规范  安防行业步入微利时代


  随着安防产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安防产品和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保护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作用。因此,依法加强安防产品质量、市场和服务的管理,完善技术创新是市场规范的重要前提。


  二十多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系列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政策和规章:


  1989年10月,公安部发布《社会公共安全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1991年2月,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文博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1995年3月,公安部、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安全防范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


  1996年1月,建设部、公安部49号令《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


  1996年9月,公安部技术防范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


  2000年6月,公安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2号令《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


  2001年11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5号令《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同时,有22个省、市出台了地方安防行政管理规章,其中广东、贵州还出台了地方性安防法规。这些规章对安防工程、产品、技术的管理做了具体规定,是国家性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但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安防行业资质管理被取消,政府安防管理手段减弱,企业进入安防行业的门槛进一步降低,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市场供求均衡关系时常出现大起大落,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安防市场机制并不成熟。因而制订完整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对部分安防产品实行强制性3C认证,由中立的、专业化的认证机构进行产品认证,并将认证结果作为产品准入的必要条件。但安防标准不完善和认证产品覆盖面有限,社会性管理和禁令性管制并没有完全规范企业和市场行为,还有相当劣质产品进入市场。


  正因为如此,安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实施技术标准及专利战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①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搭建行业标准化技术平台,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加技术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创造条件,积极支持与推荐高水平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并与业内相关部门配合,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价体系。②引导和鼓励企业或支持企业专利实施战略。鼓励支持企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不断申请新的专利,鼓励和促进专利向标准的转化,结合行业管理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安防技术标准及专利战略的实施,将促使安防行政管理制度向社会性管制制度的转变,由过去单纯的“事前”管制转变为“事前与事中”相结合的管制,形成基于市场的进入约束,达到安防市场规范所期望获得的目标。


  同时,把完善健全安防行业法规体系也作为“十一五”的重要工作,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安防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建议制定《安防报警技术服务行业管理条例》,改变行业管理无法可依的现状;二是研究制定《安防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培育、促进与规范安防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三是推动实施《安防企业资质等级评定标准》,完善行业认证评定体系;四是研究制定《安防行业招标、采购技术标准》,推动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五是扩大3C认证范围,促进安防产品质量提高,增强用户对产品的认可度。


  随着安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安防市场将进入一个成熟的发展阶段,而成熟的市场往往是微利时代。


  四、品牌和服务成为市场竞争杀手锏 于微细处凸显真功夫


  当我们从总体上对安防“十一五”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的时候,不难看出,随着安防微利时代的到来,品牌和服务就成为市场竞争的杀手锏,无论是新产品推广、新市场开发、薄弱市场的提升,于微细处都凸显出企业的真功夫。


  应该说,民族安防品牌的崛起和外资安防品牌营销的本土化,将加剧中外安防企业的竞争。在这场中外安防品牌之争中,虽然外资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品牌优势、科学的管理决策体系,但我认为国内安防品牌仍有一定优势。一是本土化优势,外资品牌对中国文化缺乏尝试了解;二是灵活机制,国内安防企业90%是中小民营企业,利益机制灵活,而外资企业决策链过长,渠道往往定位在高端消费群体;三是中国市场本身竞争的不规则给讲究规则的外资品牌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障碍;四是低成本优势,无论是产品成本、人工成本、抑或是营销成本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五是自建的营销网络渗透到市场终端,这是本土企业市场营销的独特现象,也是很多中小安防品牌得以成功的关键。虽然本土品牌有本土品牌的优势,但外资企业高端品牌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有着较为完美的表现。  诚然,对于这些分析和预测是否对路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但寻找市场发展的方面向和脉络比一些细节的研究更为重要。我坚定的认为:“十一五”期间,安防产业将从快速增长期步入稳定发展期的方向是大势所趋。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关键词安防产业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