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日千里,发展速度非常惊人。19日在沪开幕的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暨中国国际轨道交通隧道及地下设施安防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在演讲时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固然令人欣喜,但快速发展阶段更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与会者共鸣。
安全问题无法回避
虽然城市轨道交通问世已有一个多世纪,但在我国,轨交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仅北京拥有两条地铁线路,总长47公里。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才掀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潮。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拥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城市达到10个,总运营里程940公里。目前,我国已有33个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其中28个城市获得国务院批准。到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6100公里。
飞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因其特有的开放性、密闭型、高密度、高速性、大容量、系统复杂等特点,自100多年前诞生以来,安全一直是个不容乐观的问题。在我国,轨道交通非常容易引发一些棘手问题。据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柳晓川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内过度拥挤,易导致旅客之间发生冲突,发生偷盗现象;由于拥挤,容易发生踩踏、挤伤事故;易成为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报复社会的目标;自杀事件呈增多趋势,1995年-2003年,仅上海轨道交通就发生65起自杀事件。
仍难做到万无一失
伦敦、东京、莫斯科等国外城市,建造和运营轨道交通的时间远早于我国城市,经验也丰富得多。但即便如此,安全事故及隐患仍有发生。对正处于“小学生”阶段的我国城市来说,更没有放松警惕的理由。
多年从事安全防范工作的柳晓川认为,轨道交通安全防范应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做到技防、物防和人防的统一协调,而不能过于强调人的因素。在一些专家看来,虽然应强调人在轨道交通安全防范中的重要作用,但只要是人,就难以做到时时刻刻保持警惕,达到万无一失的目标。同济大学教授孙章在演讲时举了一个例子:1975年2月28日早高峰时刻,伦敦北线272次地铁列车在驶向终点站穆尔盖特站时竟停不下来,列车以每小时56公里速度撞向1.5米厚的混凝土墙,造成43人遇难、76人受伤的惨剧。司机是工作了数十年的老员工,当时没有醉酒也非自杀。根据验尸报告,医生认为事发时司机处于“瞬间脑部记忆丧失”状态,但真正原因仍不明。不过这场灾难警示人们:即便是正常人,人脑的可靠性也做不到万无一失。
以技术弥补人的不足
在与会专家学者眼里,人脑、制度和技术,各有所长,应实现优势互补。柳晓川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的诸多因素中,技术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手段,而实现先进技术、人和制度的结合,才能做到确保安全。
据西门子(中国)公司技术专家王海钟介绍,该公司曾对轨道交通安防视频系统的实际效能作了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视频操作监测人员在盯住视频墙12分钟后,会眼睁睁漏看45%的视频画面。也就是说,即便视频上出现恐怖嫌疑分子的某些异常动作,监测人员会因视觉疲劳竟看着也浑然不知。而22分钟后,这一比重会增至95%。由此可见,人是会犯错误的。针对“人性的弱点”,西门子新近研发出一个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原理是把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一些画面进行智能化处理,只要出现类似情况,该系统就会立即将此画面放大并报警,以引起监测人员注意。经过在一些国家城市试验,安防效果比人眼紧盯好得多。
技术从来就是服务于人类的,我们为何不予以充分利用呢?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