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网 文/杨福才】 据青海玉树抗震指挥部报告,截至4月18日上午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员已达到1706人,失踪256人,受伤12128人,其中重伤1424人。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 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截止14日18时00分,灾区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606次,其中4.0级以上4次。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
当大家慢慢的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这种沉痛的悼念中走出来的时候,2010年4月14日07:49:40,青海玉树县里氏7.1级地震揭开了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伤疤。将人员伤亡降低到最小是当前应该解决的最大问题,那么在预防地震、抢救伤员以及善后处理的工作中,有哪些安防设备能够派上用场呢?
生命探测仪——创造生命奇迹
在众多的抢险救灾中,“生命探测仪”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救援器材之一。
生命探测仪是一种安全救生系统。这种新技术的安全救生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多项困扰传统安全救生系统的问题,使搜救工作比以往更迅速,更精确,也更安全,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系统。该系统的天线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指定的火星探测器两种候选雷达天线之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探地雷达天线,能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非常微弱的运动。
生命探测仪工作原理是借着感应人体所发出超低频电波产生之电场(由心脏产生)来找到"活人"的位置。 配备特殊电波过滤器可将其它动物,诸如狗、猫、牛、马、猪等不同于人类的频率加以过滤去除,使生命探测仪只会感应到人类所发出的频率产生之电场。仪器配备两种不同侦测杆,长距离侦测杆侦测距离可达500公尺,短距离20公尺。人体发出的超低频电场可穿过钢筋混凝墙、钢板。仪器在碰到上述障碍物时,侦测距离会减少,但只要操作者向前靠近侦测地点,仍可精准地找到欲搜寻的人体目标。本仪器目标锁定功能在侦测到人体发出超低频产生之电场后,侦测杆会自动锁定此电场,人体移动时,侦测杆也会跟着移动。另配备镭射光点,提供操作者寻找侦测杆方向。
生命探测仪可以即时移动探测,穿透障碍物(例如钢筋混凝土砖墙,柏油层,泥石流和雪崩造成的积雪)进行侦测;可以探测运动、探测遇险者的距离;在各种气候情况下都可以工作;直观而且简便易学,不需要大量专门的培训;对供电能源要求低;几乎不需要进行系统维护;固件程序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进行升级;不需要钻孔,布置电缆和对环境进行静音处理,使搜救工作变得简单易行。在分秒必争的营救工作中,生命侦测仪可以帮助搜救人员迅速准确安全地发现仍然存活的遇险者,从而为营救工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搜救中,中国及世界各国的专家,利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搜救出数万名被困的遇难同胞。其中搜救出的掩埋时间最长的同胞为216多个小时!生命探测仪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搜救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次4·14青海玉树地震生命探测仪依然是“功臣”。
远程医疗系统——让爱离你更近
西宁,4月17日22时。一名在玉树地震中被搜救出来,刚刚被运送到这里的藏族伤员挲多,由于病情严重,被送进驻地一家军队医院。诊治中,现场医生发现挲多骨盆骨折,急需确诊病情,进行紧急救治。
第二炮兵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这家军队医院开通的“远程影像诊断系统”正在紧张地调试着,人们盼望得到远在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几十位专家的诊断。
院长姜合作在北京指挥系统开通工作。这是我军首次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远程参与重大救灾。
这套系统利用3G网络技术,可以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伤员病情影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到北京,得到专家诊断和救治。系统汇集了军内外上百家大医院、数千名医学专家的雄厚医疗资源。<解放军报>
所谓远程医疗,就是借助信息及电信技术来交换相隔两地的患者的医疗临床资料及专家的意见。远程医疗包括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建立多媒体医疗保健咨询系统等。远程医疗会诊在医学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可以节约医生和病人大量时间和金钱. 远程医疗运用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远程医疗不仅仅是医疗或临床问题,还包括通讯网络、数据库等各方面问题,并且需要把它们集成到网络系统中。
近年来,全军远程医学系统有了很大发展,现已基本覆盖军队和武警医院,遍布全国所有省区,具有近800多个卫星站点,广泛服务于部队官兵与地方群众,取得了较好的军事、社会与经济效益。在地震发生后的人员抢救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RFID预警地震——让灾难不再可怕
地震相继发生,安防产品再展神威。据报道,英国研究者正在研究使用RFID和传感器来监控地震中的房屋。他们把已建成在希腊的原型称为“自治愈”房屋。这种房屋在墙中专门设计了缝隙空间,并且墙体中加入了可在强压下变为流体的材料。如果受到地震引起的压力,流体回流到缝隙中,不会对固体墙面产生影响。其结果是,房屋依旧存在,但可能会移动位置。如果建筑没有坍塌,通过RFID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会用来判别位置偏移量。此外,建筑中的RFID标签和传感器可以共同构建一套警报系统,来预警即将到来的地震。
随着安防产品的日益先进,相信在不久将来,将会准确预警地震到来,避免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与损失。
【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