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人上中安网!

关注我们  

安防网 >> 资讯频道 >> 行业新闻

推进网络建设 无线城市群在广东落地开花

2010-01-06 09:15:01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lan 责任编辑: xiaolan 收藏本文

  如果说政府的支持、跨地域信息资源的整合、跨行业的通力合作是打造广东“无线城市群”的前提条件,让其雏形初现,那么,固定和移动网络的并用、各种文化的融合、不同应用主体的信息交互则是精雕细琢的工具,在它们的打磨下,“无线城市群”更加精彩。


  跨网络:


  “国道、高速、轻轨”并举


  “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有的智慧城市群”这一长期目标的实现,对接入方式、终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的落脚点是基础网络的建设。于是,网络承建者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提出了以“2G+TD+WLAN”的立体覆盖构建无线城市,这种2G和3G网络并举、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互补的模式被形象地比喻为“国道+高速+轻轨”。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快马加鞭推进WLAN网络建设。“无线城市群”试点城市之一的珠海就已完成184个WLAN热点的施工建设,并在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政府、高校等热点区域,实现了全部高校重点区域100%覆盖。目前,广东省共开通WLAN热点超过3200个,实现了城市热点区域如政府、高校、酒店、商场、营业厅的高速无线网络覆盖。


  “无线城市群”的建设还把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TD的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09年TD基站建设超过6000个,在广州、深圳市区已实现深度覆盖,在珠三角地区以及亚运会举办协办城市实现全覆盖,在21地市实现热点地区覆盖。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积极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建设了100多个3G公共信息服务点;珠海的TD已实现“无线城市”示范区的全面覆盖,2009年12月底实现整个市区热点区域的全面覆盖。


  网络建设带来的是应用的升级。“无线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就是基于这种组网模式,通过固定监控、移动监控、手机远程查看、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短信平台等模块,借助TD网络实现远程监控、远程查看。它突破了以往只能在定点安装摄像头,再定点回传影像资料至应急指挥中心的传统模式,提升了响应效率。


  跨主体:


  “物物对话”广泛应用


  无论是开启政府管理高效能时代的移动电子政务,还是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信息兴业,或是为市民带来便利的数字民生,都在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高效的“对话”而努力,然而,“无线城市群”有的不止是这些,它还让信息实现跨应用主体的交互,让“物物对话”广泛应用。


  在东莞市东华医院的监控平台,记者看到几位医生正在根据屏幕上的数据和波形图及时为患者发送就医建议,这就是移动健康监护系统。这个系统专门针对亚健康、慢性疾病、突发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群,他们只要通过巴掌大小的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测量心电、心率、脉搏、血氧、呼吸、血压、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实现个人疾病和身体隐患的早发现、早治疗。谈起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华东医院的一位医生说:“很多患者对使用效果有不错的意见反馈,这套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健康监护水平,价格也在患者完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和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这个系统将会有很广阔的市场。”这只是“医讯通”里一个例子,它包括了新型移动电子健康系统、健康小管家等医疗信息服务,让患者“保健在家中,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信息技术不仅让社区成为“智慧健康管理基地”,包含了RF-SIM一卡通和移动智能家居系统的“移动智能社区”,还确保了家居生活的安全和便利。在深圳的“中海康城”小区,居民只要拿着带RF-SIM卡的手机,就能实现社区门禁出入,停车场、游泳池、健身房、会所及周边配套设施的一卡消费。移动智能家居系统整合了通信、安防、家用电器控制等各种技术,并与手机有机结合,实现家居安防、无线对讲、物业沟通、智能控制、家庭娱乐等功能。


  同样关注民生的“动物追溯”系统是通信网与物联网、互联网融合的典型应用。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填报动物出生后每次的免疫、检疫、流动等信息,把这些信息通过GPRS提交到数据中心,用户通过手机短信、拨打固定电话等方式,查验产品的种类、产地、畜主、畜种用途、检疫时间、检疫员、流动情况等相关信息,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撑起保护伞。


  这种“物物对话”的例子,在“无线城市群”的应用中还有很多,比如我国第一个使用手机支付地铁票款的“手机地铁票”、方便快捷的移动小额支付“手机士多”、“村务通”业务中帮助水产养殖户的水质监测系统等,相信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和“无线城市群”的建设会在互相促进中共同繁荣。


  跨文化:


  打造网上“精神家园”


  推动经济、服务民生,“无线城市群”两大使命的音符不是只到为生产、生活提供应用就戛然而止,优秀文化的融入让其奏响了更为和谐的乐章。为此,“无线城市群”在建设中设置了网络文化板块,让各种文化在此交融,成为安放在“无线城市群”中的“精神家园”。


  这个“家园”中的“红色文化”就承载了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挤占了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对弘扬南粤传统特色文化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的“红段子”征集活动就以“无线城市群”的网络文化平台为“主战场”,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与建立“六型”社会、文明城市等政府工作相结合,与各地的特色文化和本土风情相结合,得到广东省各地手机用户的广泛关注和参与。2009年“红段子”大赛在短短的5个月间,注册用户超过226万,作品数达到207万,作品下载量5100多万次,转发量近6.9亿次,形成了独有的“红段子现象”。


  除了红色文化,“家园”还力求满足用户个性文化的需求。在网络文化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便捷地浏览139社区、在移动商城中挑选喜欢的应用程序,还能参与到各种互动活动中去,比如“东莞市首届优秀新莞人评选”,就借助这个平台进行短信投票、短信名片、彩信名片、短信拉票、网络拉票,深得用户的喜爱。


  此外,“家园”还成为网络创业的虚拟基地,吸引了大批网络创业者在此安营扎寨。手机文学作品大赛把《南飞燕》杂志搬到手机上,借助手机文学平台,帮助用户走上创业新路。“自从参加了比赛,我的闲暇生活变得充实多了,还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在网络创业大赛首个收入突破2000元的参赛者小罗告诉记者。而“万人拇指创业计划”则鼓励用户原创短信并积极转发,通过短信圈子提升短信信息量,在为参赛者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自我价值。


  跨地域、跨行业、跨网络、跨应用主体、跨文化的“无线城市群”在国内外尚无经验可循之时,通过自己的摸索给了世人一个惊喜。在广东省,已经参与到其中的政府、企业、个人都在享受着“无线城市群”带来的数字生活,衷心地祝愿这种“广东模式”的“无线城市群”会越来越精彩!


  采访后记


  “越无线,越无限”,通过几天的采访,记者更为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在“无线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各种资源被“智能”地融合起来,应用空间变得无限广阔。“无线城市”不仅只是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更需要无处不在的网络承载丰富的应用;不仅要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更要让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对话”变为现实。而“群”的概念并不代表应用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对各种元素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完善便捷的体系;也不是几个“无线城市”的简单集合,而是在点滴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横跨区域、纵跨行业的融合。


  如此规模的“大融合”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实现的,积跬步才能至千里,而观念的转变也很重要。信息化的理念要“深入人心”更要“深得人心”,帮助用户实现观念的转变可以提高信息资源获取的效率,便于产业链的整合,加快其“体内循环”速度。因此要善于借助政府的力量,自上而下地对应用进行推广。


  此外,决定“无线城市群”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的商业模式,国内外都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在广东省“无线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虽然盈利模式这朵“小荷”已经“尖角”微露,但是,如何让它茁壮成熟仍需不断摸索。


  “无线城市群”在扩大了城市生产、生活半径的同时,对3G网络建设的推进,对长尾增值业务的推广,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运营商自身的发展带来新契机。相信通过努力,运营商定能探索出烙有其鲜明特色的“无线城市群”解决方案,让我们成为其他国家借鉴的对象。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中安网官方微信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

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

订阅邮件
安防速递

每天三个要闻,知晓行业关键

E 周 刊

一周事,一朝知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