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日报》解读世博交通规划设想 以公共交通解决世博交通问题是唯一选择 周一至周五每天限行五分之一车辆、错时上下班可作备用方案。
陈小鸿
上海世博会交通规划专家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工程与交通环境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交通工程与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专家。
主持完成了上海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上海干线公路网规划、上海市城乡公路网规划等科研项目。自2004年起全程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交通规划。
明年世博会期间,上海将采取哪些交通措施?上海会像北京那样在奥运期间对机动车实行单双号管制吗?
同济大学教授、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专家陈小鸿日前谈到世博交通问题时表示,不希望采用全市范围内的单双号限行、错时上下班等刚性手段。
“以公共交通解决世博交通问题是唯一的选择。”陈小鸿说,希望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市民的积极配合,比较顺利地完成世博期间的交通组织。
公交优先得到一致认可
陈小鸿表示,世博交通问题的解决一直被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几乎就是在申博成功的同时,有关世博交通的研究就已经展开。
在第一轮“世博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中,有关部门就提出以公共交通解决世博交通的概念,这一概念随后一直得到专家和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
根据预测,到2010年,上海全市居民的出行总量为每日4500万人次左右,机动车日均出行量将达到780万车次,而整个世博期间还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客流。
“公共交通是唯一的选择。”陈小鸿强调,世博交通问题也是上海的交通问题,最关键的还是交通方式,“这个交通方式只能由公共交通来承担。”
根据世博园的区位限制,同济大学曾经进行的测算表明,利用周边既有交通网络,尽可能改善道路条件,如果不采取限制措施,交通仍然不能承受。也就是说,上海暂时没有能力让大家、甚至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开车去世博园区,哪怕只有5%的人开车去,园区周围的道路网络就会全部变成停车场。
世博或将改变市民出行习惯
根据规划,世博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旅游巴士、专用巴士、6条黄浦江水上线路。
为此,近几年来,上海加快了通向世博园区的道路建设。在早期规划中,黄浦江上有一座连接两岸世博园的花桥,但后来被取消了,代替它的是刚刚通车的西藏南路隧道。
“其实这条隧道在原先的城市规划中是没有的,建这条隧道也就是为了解决园区内的过江问题。”陈小鸿说,世博会期间,将有西藏南路隧道、打浦路隧道、龙耀路隧道、5条轨道交通线、几十条公交线路直接为世博服务,其中轨道交通运载50%左右的客流。
陈小鸿表示,以公共交通来解决世博交通服务,实际上也展现了上海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理念和决心。如果在世博184天运行期,城市能提供一个好的公共交通系统,一个非常便利、可靠的公共交通系统,不仅能保障世博交通服务,而且能引导上海市民的出行观念和出行习惯的改变,进而为解决整个城市的交通问题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上海不照搬北京限行模式
北京在奥运期间,实施车辆单双号限行措施,坊间一直有猜测认为,上海在世博会期间也会采取类似的限行措施。对此,陈小鸿并不认同。
她表示,北京奥运会只有两周时间,而上海世博会长达半年,在交通管理上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完全照搬北京奥运的模式,“我们的原则是在满足世博交通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影响。”
陈小鸿认为,世博交通问题应该是通过自身交通系统的供给、管理能力和市民配合来解决,“不希望采用单双号限行这种刚性的方式,当然在开幕式、闭幕式以及极端高峰日,可以采取一些类似‘五一’、‘十一’的交通管制措施。”
对于目前北京实施的周一至周五每天限行五分之一车辆的措施,陈小鸿表示,这种方式可以作为世博交通组织的一个备用方案。而对于错时上下班,陈小鸿认为也可以作为一种备用方案, “像现在南京路、淮海路的商店早上10点才开门,就是一种错时上下班的模式。当然,这需要对市中心的业态分布和实际需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至于每天限行一半机动车辆的单双号限行方式,陈小鸿表示,如果真的实施这一办法,那只能是最后的无奈选择了。
陈小鸿说,目前,世博交通大的框架已基本就位,现在主要研究一些具体的组织方法,比如公交线路如何进行优化、世博专线如何选取线路和站点等,“通过世博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也能改变和提升上海城市交通系统的服务能力,为上海未来10-20年的发展建立基础。”
【想第一时间了解安防行业的重磅新闻吗?请立即关注中安网官方微信(微信号:cpscomcn)——安防行业第一人气微信,万千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24小时阅读排行
本周阅读排行